【微故事.微体会】溆浦:迷上跑胡子,借本扳本终亏本

都说“男人四十一支花,风华正茂事业佳”,可即将40岁的陈某不仅背上了开除党籍和公职的处分,还被法院判处了缓刑。想着家中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这个家中的骄傲与顶梁柱出了问题,陈某悔恨不已。陈某到底做了什么?
2003年3月,陈某从部队转业到怀化溆浦县国土资源局原北斗溪乡国土资源所工作。在一次土地纠纷处置现场,陈某徒手制服了持刀行凶的村民,稳住了现场局势,并妥善处置了该问题,得到一致好评。
2008年3月,陈某被提拔为该国土资源所所长。然而,就在他担任所长期间,却迷上了打“跑胡子”。根据陈某交待,他有时打10块、20块、30块底的,有时打50块底的。在乡里打牌,看牌的人多,又喜欢“搭冲子”,所以有时虽然是10块钱的底,输一把也会达到上百元。一场下来,输得多的有2000多块钱,输的少的也有七八百块。
2008年的一天,陈某到几户村民家查看建房情况,并收取了建房测绘费、代办费等。见时间还早,陈某就想打打“跑胡子”。考虑到自己的公职人员身份,怕影响不好,于是陈某跑到了别的乡镇去打牌。可那天不是自己手气不好接连放炮,就是别人手气太好把把自摸,很快,陈某就把本输光了。可他不信邪,想着打个“翻身仗”说不定就能赢回来。
陈某一般是流动隐蔽作战,没有固定牌友,不好问别人借钱。这时想起自己当天正好收了些老百姓的钱还没入账,就决定临时借用“扳本”。谁知,运气不是一般的差,借用的“本钱”也给输没了。陈某想着反正钱暂时由自己保管,等工资发下来后再补交上就行了。
挪用公款的事情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深陷其中的陈某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输得一塌糊涂。本来就不多的家底输完了,还把公款挪出个大窟窿,这可如何是好?陈某发现,很多村民交了钱没有索要票据的习惯。还有些是违规建房的村民,只要事情办成了,对开票的事情也不太在意,个别有疑问的村民碍于他国土资源所所长的身份也不好追究。就这样,陈某军越来越大胆,渐渐开始收费不开票。
然而,这些来路不正的赌资并没有让陈某打个翻身仗,反而越陷越深。面对越来越巨大的资金缺口,陈某也曾惶恐过,但转念一想,北斗溪乡比较偏远,自己又没有开具票据,一时半会应该不会有人发现。于是,心里的念头从 “等工资发下来后再补上”到“年底再补上”,再到“等有钱了一次性补完”。殊不知,年复一年,资金漏洞像雪球越滚越大,超出了他的偿还能力。此时,一纸调令让他慌了手脚。
2015年12月,陈某被调往两丫坪镇国土资源所,想到还有资金窟窿没有补上,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借钱想把窟窿补上。
2017年底,溆浦县委巡察办在对全县25个乡镇开展巡察全覆盖时,群众举报他向建房村民收费不开发票或多收钱少开票。接到问题线索,溆浦县纪委县监委对相关问题迅速展开调查。得知自己被调查后,陈某主动到溆浦县纪委县监委,交待了自己的问题。
经查,2008年至2015年,陈某利用职务之便采取不开发票或者多收钱少开票等手段,挪用管辖区内52户村民违法用地罚款、建房测绘费、代办费等费用总共15万多元,他因赌失足越陷越深的惨痛教训也被曝光。
针对陈某一案暴露出的问题,溆浦县纪委监委坚持以案促改,举一反三,要求国土、住建、民政等职能部门以案示警,加大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阳光规范开展。同时,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的探头作用,加大对党员干部8小时外的监督教育,远离牌桌赌桌等不良场所,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打造信念坚定、品质优良、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党员干部队伍。(溆浦县纪委监委 舒雪恚)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