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渌口:整治侵害群众利益之揪出“贪吃”的“油耗子”,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9-12-12 15:25 来源:三湘风纪网

    “市场监督局有台公车的燃油卡在7月9日加油42.68升、7月10日又加油44.52升,连续两天加油,很不正常。建议核对派车情况和里程数。”10月25日,株洲市渌口区纪委在辖区某加油站开展私车公养监督检查,“眼尖”的检查人员一眼就发现了问题。
    随着作风建设持续深入,公车私用虽未应声终结,却也慢慢淡出历史舞台。在此背景下,利益受损的“车轮蛀虫”开始另辟蹊径,改头换面的私车公养伺机而生,成为“车轮腐败”的新变种,以公务之名,借助公务油卡、挂账维修大做文章,使之成为私车的“长期饭票”。广大群众对此反应强烈,意见较大,普遍认为这种“贪吃”三公经费的行径就是变向的侵害群众利益。为此,渌口区纪委监委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点聚焦私车公养问题,对全区32家单位、232辆公车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将监督触角延伸至以往日常检查中易于忽略的站、所、学校、医院、环卫、运政等二级机构或临时机构,通过调取数据、检查台账、查看视频等方式逐一核对派车单、里程表、加油卡的内容及数据,对“揩公家油”的行为进行清理整治。
    “相比起前几年的类似检查整治,今年的情况要好很多,但问题仍有存在。”渌口区纪委监委党风室负责人介绍,区纪委此前对区直机关公车管理情况盯得多、看得紧、喊得勤,问题少了很多,即便如此,仍有人心存侥幸“伸黑手”,自认为做法隐蔽,不易被发现,但在纪委全方位的调查取证中都露出了“马脚”。
    据介绍,为了揪出隐藏的“油耗子”,渌口区纪委监委参与检查的分成三组,一组负责公车管理制度、维修台账、加油台账、派车台账等相关信息的收集;二组负责车辆维修记录、加油记录、派车记录等信息的分析比对,提取非工作时间加油、加油标号不一、加油次数频繁等疑似问题,分类整理提交下组查核;三组负责处置疑似问题,调取影像资料,锁定违纪事实。
    通过紧密配合,检查中共发现加油时段异常的5次、加油标号异常的2次、加油频率异常的1次、单次加油量异常的2次,通过调取监控可以认定“公油私用”的6次,涉嫌违纪人员4人,移交线索4条。
    同时,此次监督检查还发现用车单位公车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规范、执行不到位等问题12个,如缺用车详单、无加油明细、无维修台账等,未严格执行对车牌加油、定点维修等相关制度,存在管理漏洞等问题。
   “区纪委监委将从问题源头上遏制和防止私车公养、公车私用等问题的反弹。”渌口区纪委监委负责人介绍,区纪委监委决定会同相关职能部门,采取联合行函方式,向有公车的32家单位致函提醒,要求其在规定时限内完善制度并严格执行。对没在规定时间内落实到位的启动问责程序,追究其主体责任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努力实现以查促改、推动发展的整治实效。(渌口区纪委监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