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新田:好事多磨的危房改造

“要不是你,刘典芳的房子就砌不成!”村组长刘土保多次这么讲。
“不要这样说,这全靠国家政策好。”我不敢居功。
“国家政策好,也要帮扶的那个人负责,事情才能搞得好!”刘土保回答得斩钉截铁。我没有反驳,因为这是实话,也是我在扶贫过程中感受最深的道理之一。自2015年我跟刘典芳结对帮扶以来,村组长刘土保的无私帮助、驻村干部程秀珍的惦念、我的前后奔波,以及刘典芳兄嫂的支持,才有了刘典芳危房改造的成功,缺少其中任何一项,刘典芳还会住在他三哥的旧宅中,也许终其一生都不会拥有自己的房子。今年刘典芳脱贫了,盘算4年来的危改,好像长征,我们前后经历了7难,也克服了7难。
第一难:不愿申请
刘典芳60多岁,患有白内障,先天性斜视,劳动能力弱;妻子是聋哑人,重残;惟一的儿子从小就由刘典芳二哥抚养,今年刚读高职,改由其三哥照顾。全家的经济来源就是两条黄牛和一亩水稻,属于兜底贫困户。刘典芳自己的房屋10多年前倒塌后,一直住在其三哥的旧宅中。
2016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每人可补助2万元,估算后刘典芳建一幢70平米的平房就自己不需要出多少钱,机会千载难逢。程秀珍、刘土保和我多次做他的工作,希望他提出申请,但他顾虑重重,虽然没说什么,但我们猜到他不相信国家有这么好的政策,只能作罢。
“你看别个的房屋都砌好了,说明国家是讲话算数的。”易地搬迁户的新房子一幢幢建好后,我对刘典芳说道,他没说什么,但点了点头,似乎他心中的怀疑有所动摇。
第二难:无钱启动
2017年没有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了,只有农村危房改造,但补助最多是5.5万元,补助减少。看到这种趋势,担心刘典芳再不申请,就彻底错失机会,进而影响全村脱贫。程秀珍第一时间上门做工作,但刘典芳说自己的启动资金不够,这也是实情,要刘典芳先拿出几万元确实难,原来我找镇领导反映,想让镇里预支,没有结果。难道我们几个人要拿钱先垫?不料刘土保表示愿作担保人,以自己名义赊到建筑材料,年底再付工人工资。然后大家一起规划,2月份就在其旧房基础上动工。本来按习俗,主家应请师傅和亲朋好友吃饭,但刘典芳妻子不会做饭,我们这些人,包括做事的工人,从没喝过他家一杯水,更别说一顿饭,反而刘土保还经常为刘典芳家贴茶水招呼客人。
“土保为你砌房子的事,操那么多心,一定要好好感谢他。”我多次对刘典芳说。
“他的恩德,我一辈子都不会忘。”他说道。平时话不多的人,说话应该不假。
第三难:第一次验收不通过
8月完工后,大家都想快点拿到政府补助,把半年来的赊账和工钱结清。
不料9月份来验收时,工作人员认为超面积,验收不予通过,程秀珍和刘土保也没了主意。如果没有政府补助,材料钱和工钱无法结清,刘典芳一家将背上沉重的债务,不仅脱不了贫,还会变得更贫。我急忙联系了县危改办主任,说明情况后,他说最多拨款3万元,而5.5万元才是我要的结果。我再联系验收人员,发现他们依据的是文件6月份的,而该房屋开工是在文件出台前,应当依据前一年政策。我找齐文件,多次找县住建局长汇报,对方要求写个情况说明。我写好后又找多人签字,局长再安排人员验收。
第四难:第二次验收仍不通过
未曾想到的是,还是原来的人员验收,还是依据以前的标准。我最后要求将房屋开工时间和房屋面积报县住建局研究决定,对方同意。
本来是想再问下县住建局长的,但原来找的次数太多,有些不方便。有一次看到他,还没等我打招呼,他扭头走了。一月后,我打电话给县危改办主任。
“局长亲自来我办公室讲了,按5.5万元的标准拨款。”我欣喜若狂,将消息发在微信群中,大家分享喜讯。
第五难:“这次不能补助”
又过了一个月,其他危改户的补助资金都到账,唯独刘典芳没有收到,我先以为是分批到账,再等等就会有了。又过了一阵子,刘典芳这个慢性子都在急了,我觉得该问下县危改办。
“我们从系统中查出刘典芳2009年申请过5000元危房改造,按规定不能享受两次,所以这次不能补助。”电话那头传来的消息把我炸懵了,搞得我都不知所措。
原来刘典芳借住其三哥旧宅时,申请过危房改造资金用于修缮,当初谁都没想到这个问题,而我现在才知到。而且这次问题出在申请人身上,不知怎么解决,我也埋怨其他人怎么不查清楚再申请。
冷静下来后,立即通知驻村干部、镇危改办主任和镇长,他们说先将原来享受的5000元修缮款退回,再享受第二次政策,我记得好像县危改办主任也这么说。刘土保赶忙自己垫出5000元代为退回。
第六难:艰难的等待
时至年关,材料款和工钱到了结账的时刻。我时时关注,感觉时间好漫长,更怕节外生枝。同村的其他村民也都在问这个事了。我问了镇危改办主任,他说已打款。
“土保,钱到了吗?”由于刘典芳本人不会用银行卡查账,只能让刘土保核实。
“没有到,我去查了” 他似乎有点担心,如果钱不到,那他后来交的5000元也有可能损失。难怪上一次他老婆接电话时也焦躁不安。
12月底,我再问了镇危改办主任,说是到账了,我辗转多个人试着联系银行,核实账户数据,以免空欢喜一场,得到的结果是5.5万元确实到账了,银行拍照发过来,我立即发到帮扶微信群,将好消息通知给大家。第二天下村,刘土保满是胡须的脸灿烂得不得了。
第七难:不肯入住
“峰亭,你赶快要刘典芳住到新房去,不然脱贫验收要扣分。我跟他们讲了半年了,还没住进去,房子没有生活痕迹。”今年驻村工作队长跟我讲过几次。
“我之前也跟刘典芳讲了这个事,但他老婆不知怎么的,就是不肯入住,刘典芳跟她讲多了,她就打他,我也不好强求。”我回答道。
房子建好后,刘典芳老婆一直不肯进去住,开始大家以为刘典芳老婆要把房子粉刷好才去住,不料粉刷好了,还是不肯。来检查时,刘典芳就一个人抱着被褥进去住几天。今年全县脱贫摘帽,要逐村逐户检查,要动真格。单位领导也多次跟我讲这个事,要我想尽一切办法抓好落实。
这件事颇让我犯难,听说以前刘典芳送些东西给哥哥,刘典芳老婆不肯,还打人。虽然每次我来,她都会跟我笑,有时拿东西给我吃,有时给我拿凳子坐,但我跟她无法用语言沟通,更担心一不小心触怒她,闹出什么大麻烦来,以后工作更难搞。踌躇之间,我突然灵光一闪,想起了一直在外地的刘典芳三嫂,老房子是她的,虽然我跟她没见过面,但原来打电话时很客气,很配合我的工作,她还说有意改造旧房,若是她同意现在拆除,刘典芳老婆就不得不搬到新房,我立即拨通电话。
“我本来想拆的,只是没有时间,耽误了,你们现在要拆就拆嘛,先把房上的瓦拿掉一些,她就会走了,让我跟典芳讲下”“什么?不拆除会对你有影响,这怎么行!你叫土保接电话,我跟他说下。”当天刘土保就把老房子的电线拆除,晚上刘典芳老婆就住到新房去了。几天后整幢旧房都拆完了。
如今正在打地基,刘典芳的三个兄弟和三嫂都回来了,均是初次见面,都主动跟我握手,说我对工作负责。他三嫂跟我聊了很久,说多谢我的关心。我说刘典芳有这么好的兄弟和嫂子,是很幸运的事,我也应感谢他们的支持,“众人拾柴火焰高”。
刘典芳今年脱贫了,在整个扶贫工作中,我受益很多,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群众的眼睛真的是雪亮的。干部做的实事,老百姓都记在心中;对做实事的干部,群众是爱戴的,会真情回报的。有一次我的车掉下路边,轮胎卡在路沿,我弄了很久,仍动弹不得,正值寒冬,四下无人,正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即使有人,我也不敢指望太多,因为看到很多车抛锚没有人援助的情况。 而刘土保老婆看到了,走回村里,不一会全村的壮年汉子出来,几分钟他们就把车抬上来了。就算在本村中也没这么快上来,而我没送一支烟,没花一分钱!这场景几年来我都记在心中,每每想起就激动不已。
(新田县纪委监委 邓峰亭)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