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绥宁:穷小子变成村里的励志红人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9-12-16 11:26 来源:三湘风纪网

    位于绥宁县寨市苗族侗族乡的表田村是一个极为偏僻的省级贫困村,用当地人的话讲就是“山路十八弯,头晕目眩到表田”。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村里的青壮年不得不外出务工养家,留在家里的都是老弱病残,其中低保户明仁就是典型代表。
    明仁今年已经71岁了,患有严重智障,一直痴痴呆呆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她的丈夫已经去世,一直和儿子龙景维相依为命。两年前,我和村干部第一次来看望明仁,木屋只有半座,乌黒乌黑的,看得见残片,看得见青苔。屋里也是黒乌黑乌的,挂满了黒乌黑乌的蜘蛛网。村书记龙章新告诉我,这是一百多年前的老屋,年纪最大的老人也不知道具体修建时间。因为年久失修,屋里放着几个脸盆、木桶接着漏水,滴滴答答的响……
    怎么办?脱贫路上,坚决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解决问题,要从关键点下手,才能事半功倍。住房条件的改善就是当下的关键点。说干就干,我和村干部多次入户走访,一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通明仁一家克服困难,改造旧房的思想工作,一边填表向上级申请危房改造资金。县住建局技术员实地核查,认为旧屋属于危房,完全符合危房改造条件,并批准了3万元危房改造资金。如今,一座全身刷了清漆,屋顶盖满琉璃瓦的崭新木屋矗立在人们面前。屋里屋外都铺上水泥,建好了围墙,窗明几净,干净卫生,彻底改变了坑坑洼洼,破败不堪的面貌,极大的激发了当地村民破旧立新、发家致富的决心和积极性。
    虽然解决了明仁一家住的问题,但离生活富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明仁的儿子龙景维曾经跟随村里人打过工,但是因文凭低,个子矮小,没有一技之长,往往工资低还被欺负,失去了打工挣钱的兴趣,每天在家里睡懒觉,想找一个老婆更是遥不可及。扶贫更要扶志,这样下去绝对不行!我和村支两委多次上户谈心聊天,告诉他,要想发家致富,不能“等靠要”;天上不会掉老婆;要想出人头地,只有勤奋努力,百折不挠。在做其思想工作的同时,我聘请表田村致富能手龙景茂等年轻人带领龙景维在周边务工提高其技术能力,联系外地打工老乡介绍合适的工种,牵线搭桥,让他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常言道: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几年的打磨和锤炼,现在龙景维在浙江一家电子厂扎下了根。由于为人忠厚老实,积极肯干,技术过硬,龙景维成为了厂里的技术骨干,每月工资超过了5000元。有了收入,家里的设施明显改善,增加了液晶电视、洗衣机、摩托车等生活用品用具。更加令人高兴的是,不久前,龙景维结婚了,结束了单身生活。如今的他,从左邻右舍口中的穷小子变成了表田村的励志红人,成为了该村年轻人学习的榜样。龙景维逢人就说:“没有党的扶贫好政策,没有驻村领导的鼓励帮助,就没有我的幸福生活。”(绥宁县纪委监委 于定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