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渌口:“小题大做”的检查组

“我确实不应该扯谎,让你们为了这个“小事”来找我核实三次。”2019年11月28日,面对纪委的谈话,株洲市渌口区龙船镇金华村村民吴某是既惭愧又感慨,直言纪委负责对老百姓确实是好事。
一件“小事”找三遍当事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小事”让纪委检查组如此“小题大做”?这个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今年10月,渌口区纪委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其中打击欺诈骗保行为是专项整治的一个重点。根据安排,10月12日下午,区纪委干部一行往龙船镇堂市卫生院开展检查。
检查中,细心的马志敏发现住院名单里贫困户吴某的病床上,被子枕头都整齐叠放,像是当天没有动过。
“常委,这个床位上的患者今天好像没来,但记录显示仍在住院。”检查组发现了这个细节。
“哦,是这样的,这个病人确实是在这住院,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时候还没来输液。”值班医生马上接过话回答说。
检查组看了一下时间,下午2点半,心里琢磨这会儿都不来输液了,多半是不会来了。于是悄悄记下了登记表上患者吴某的电话号码。
“老吴你好,请问你今天怎么没来卫生院输液呢?” 检查组同志打起了电话。
“输什么液啊?我都已经出院了。”语气里听得出,电话那边的吴某对这个问题很是诧异。
几句寒暄后,大家就地在汽车上讨论后,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决定给卫生院一次说明情况、自行整改的机会。
“这个患者已出院了,怎么现在都没结算,还仍在收费呢?”检查组向卫生院提出质疑。
“真实情况是患者10月10日就已出院,由于主治医生请假没来得及给他办手续,所以结不了算。我们立即整改,把多算的费用减出来。”卫生院院长解释。
这看似合理的解释其实经不起推敲,卫生院每天都有值班医生,因主治医生请假而导致患者无法办理出院手续,这不符合常理。患者住院天数有误,这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过,二者性质截然不同。
“看上去只是多报了两天的住院费,没多少钱,但纪律是严肃的,我们既然发现了,就要刨根问底。”
检查组离开卫生院后将这个情况向区纪委领导进行了汇报,委领导表示一定要把事实查清楚,不能让群众的“救命钱”成为他人的“唐僧肉”。
第二天,检查组驱车到株洲市石峰区某建筑工地找到了吴某,想进一步了解其在卫生院住院的详细情况,而吴某的话却让他们颇感意外。
“我是10月2日至8日在卫生院住院,之后就没有住过了,也没办出院手续。”吴某说。
但检查组调取的住院记录显示,吴某10月11日还住院,这和医院登记的情况有出入。是吴某因贫困逃避支付治疗费,还是卫生院故意虚报住院天数?谁在说假话还不好判断。
为核实真实情况,10月18日,调查组再次来到堂市卫生院,找到主管医生陈某、护士王某以及收费员了解情况,而3人均坚称吴某就是10月10日做完最后一次治疗出的院,住院及治疗费因失误多收了2天。
“吴老,你在好好回忆一下,到底是哪天出的院?”检查组再次打电话给吴某。
“哦、哦、哦,上次我记错了,我出院的日期不是8号而是10号。” 吴某回答。
这个回答让马志敏很是意外,时隔数天,证人的证言就变了。但马志敏却留意到,吴某的回答与第一次见面时的语气完全不一样,不仅闪烁其辞,还着急挂掉电话。
面对“断掉”的线索,马志敏和李伟军没有放弃追查,在理清思路后,认为吴某是否说假话,其工地的出工记录便是最有力的证据。于是二人决定打破砂锅问到底,再去吴某的工地探个究竟。
通过工地提供的出工记录显示,吴某10月9日进城务工,当月10日至17日是满天出勤。在铁证面前,吴某惭愧的说出了实情,是卫生院打电话来做了他的“工作”,他才说了假话。
至此,检查组的“小题大做”挖出了一起卫生院故意虚报患者住院天数套取医保金的违纪问题。检查组将问题线索及相关证据移交县纪委后,相关人员受到了纪律的严惩。(渌口区纪委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