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资兴:一条暖心的短信

前天晚上,我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大领导,感谢您这几年对我家的帮助,我以后打算把小吃生意当成事业来做,一直做下去,争取早日让我爸妈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这是我结对帮扶贫困户李大爷的女儿秀妹发来的短信,与她之前消极脱贫的态度相比有明显转变。
李大爷长期患有心脏病,年轻时因砍树失去了一只手,现在属重度残疾,听力也不好,没有劳动力。老伴身体不好,常年吃药。儿子因智力障碍也不能外出务工,一家四口唯一有劳动力的就是他女儿秀妹,于是我想到可以通过提高秀妹的劳动素质来提升她家的脱贫质效。
几年前,初到李大爷家,我做了简单的介绍后,他女儿秀妹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说道:“我家这情况你也清楚了,都不能做事,我也没什么技能,你以后多帮我们向政府要钱就是了。”
“能申请的我会给你们申请,但你们想真正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还得靠自己啊,你作为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你说自己没有一技之长,那你愿意到市职中参加月嫂培训吗?我可以帮忙联系。”我问道。
“参加月嫂培训!这简直是对我人格的侮辱,我还没结婚呢。”秀妹一听马上就拒绝了。
“那厨师培训呢?”
“这个嘛,我考虑一下,我最近几个月都在市立中学门口摆摊卖小吃。但去培训是不是时间比较长?还要自己搭生活费,还是算了吧。”
我就她摆摊卖小吃的事和秀妹多聊了会,了解到秀妹在市立中学门口卖小吃客源主要是中学生,但她的小吃目前口味一般,买的人也不多,也就没有天天去摆摊,所以收入并不高,也不稳定。而且她是无证摊贩,经查会遭到城管劝离。
几天后,我协助她到市城管大队办好了摊位证,还帮助提供了贫困户证明,减免了部分摊位费。从那以后,秀妹每天都到学校门口摆摊做小吃生意,生意有了明显好转,人变得更加勤快了,李大爷脸上也有了笑容。
看到秀妹的转变后,我再次跟她聊起了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事。知道她担心培训耽误出摊赚钱的顾虑后,我举了很多和她同类型的成功案例,让她坚信参加技能培训后就业门路会更广,家庭收入也会更有改善。秀妹听了后,勉强答应了去参加培训。我通过与市职教中心、驾校等机构联系,帮助秀妹陆续参加了几场培训。2018年,秀妹顺利拿到了厨师证;2019年,秀妹拿到了驾驶员C1证。如今,秀妹有了一技之长,小吃口味越来越好,买的人越来越多,每月收入与之前相比增收了好几千块。为了出摊方便,秀妹还添置了电动摩托车,手机也换成了大屏智能手机,并开始尝试网上订餐业务。她家也提前实现了脱贫目标。
收到短信的第二天,早上刚一上班,秀妹就提着水果出现在我的办公室门口。她郑重地向我致谢:“以前我家里遭遇了很多不幸,父母都患重病,我曾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只想着靠政府救济生活。是你的帮助和鼓励,让我掌握了许多劳动技能。等到明年,我想在城区租个门面开个小餐馆,这样生意会更加稳定。”秀妹一边对我说着谢谢,一边描绘着她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规划。我在一旁听着,打心底里感到温暖和高兴。
我婉拒了秀妹带来的水果,看着她提着东西,迈着自信的步伐离开,心想:“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关键还是要靠自己的劳动。我们结对帮扶不仅是要给贫困户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要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愿望,帮助他们增强劳动技能,让他们尝到自力更生、劳动创收的甜头,他们才会有热情和干劲一直干下去。”(资兴市纪委监委 李卫山)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