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耒阳:“破立改”,监督执纪一体化助力扶贫领域专项整治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1-16 10:28 来源:三湘风纪网

    “多亏了监督执纪一体化的工作模式,我们才能迅速将案件查办清楚。”日前,在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交办会上,耒阳市夏塘镇新任纪委书记谷文志在谈到自己查办的第一起村干部谷某违纪案时十分感慨。
    今年4月,耒阳市纪委监委将反映夏塘镇长冲居委会原党支部书记谷某截留挪用群众财物的问题线索交办给该镇纪委,随即驻市交旅局纪检监察组组织人员,开展联合协作办案,半个月便将问题查得水落石出。8月,谷某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早在2017年底,耒阳市委针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开展了专项巡察,并向市纪委交办了125条问题线索。面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基数大,乡镇纪委执纪审查基础薄弱的瓶颈,自2018年以来,该市探索开展监督执纪一体化建设,通过“破格局、立制度、改方式”,走出一条具有“耒阳特色”的监督执纪之路。
    不破不立。在充分调研和争取上级支持后,该委打破了原有责任区域的划分。即第一至第七纪检监察室不再联系责任区,以执纪审查工作为主,各派驻纪检监察组以执纪监督工作为主。同时将乡镇(街道)、市直单位统筹划至13个派驻纪检监察组。
    以立为本。随即该委印发了《关于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进纪检监察工作一体化建设的通知》,创新建立“常委+派驻机构+乡镇纪委”的监督执纪一体化工作机制,按照“常规业务自主开展,重大工作协同配合”的方式组建了13个监督执纪联合工作组,由派驻纪检监察组负责人任组长,市纪委监委分管常委(委员)领导统筹。
    除旧布新。为增强监督执纪力量,该市为13个监督执纪联合组从各乡镇(街道)及市直单位机关,重新整合了160人的纪检监察队伍,平均每组达到12人。同时,在各村(社区)配备了一名纪检委员。县、乡、村三级纪检监察工作力量的统筹,构建起了一体化监督网络。
    “这几年村里林场的生态公益林补贴资金都未按组分配到农户,而是到了三名村干部亲属账户,这明显存在问题。”这是近日该市纪委常委李国林与驻市农业局纪检监察组以及导子镇等三个乡镇的几名纪检干部召开每周例会,研判导子镇原通林村村干部截留挪用惠农资金的问题线索的一个场景。
    今年来,该市不断创新监督执纪联合组工作方式方法,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建立交叉检查、联合办案、全员培训、每周例会、交流讲评等制度。通过紧盯重点和老同志“传、帮、带”,有效解决了基层业务不熟、人员不足、办案不专的问题。通过开展交叉协办,避免了抹不开情面的‘熟人案’和‘人情案’。
    “今年,在扶贫领域,我们针对特别复杂和重大的案件,更是拓展思路,凝聚力量,实行联合工作组的多组联动协作以及联合工作组和纪检监察室的组室联动协作。”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5月,该市启动多组联动协作,由驻市交旅局和驻市委办纪检监察组,会同扶贫办、财政局、审计局人员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淝田镇在扶贫工作中的责任落实、工作作风和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思想上、行动上和作风上进行解剖式核查。因履职不力,该镇党委书记、镇长和分管扶贫工作的党委委员均被给予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其中党委书记被调离,镇长和党委委员被免职,在全市形成了较大震动。
    如今,该市纪检监察工作形成了“上下一体、统一协调、快捷高效、提质提量”的一体化工作机制。“联合+交叉+联动”模式,不仅盘活了联合工作组内的人员力量和资源,还在抱团聚力中促进了派驻机构执纪监督能力的全面提升。
    2019年1月1日至12月20日,该市各工作组联合组织纠四风治陋习、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等交叉检查90余次。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构共受理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259起,立案96人,其中受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203起,立案48人;追缴扶贫资金210.51万元,其中上交财政46.87万元,退还群众163.64万元。(耒阳市纪委监委 黎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