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赫山: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2019年11月12日,星期一,晴……今天,前往刘志高家进行脱贫确认……”这是我在扶贫工作日志上写下的第146篇扶贫日记,也是我在赫山区衡龙桥镇槐奇岭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长的第8个月。
“刘大哥,刘大姐,在家吗?”我站在紧闭的大门外喊道。
“谁啊,等会儿,马上来。”屋内传出刘大姐的声音。
“大姐,小何啊……好的,不着急!”我回复道。
刘大哥其名刘志高,是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衡龙桥镇槐奇岭村2014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是我的结对帮扶对象。他家里三口人,育有一儿,儿子今年29岁,于4月通过就业帮扶在联通公司务工,现已有半年。
在没有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前,刘志高一家的日子也勉强过得去,但就在2014年2月的一场变故中,刘志高一家的命运悄然发生了改变。这天,刘志高像往常一样在地里除草,突然头脑发晕倒地,所幸被邻居及时发现。其妻子先是把他送到了镇卫生院,而后又转到了县医院,刘志高最终被确诊为糖尿病中期,还伴有其他的并发症,因当时治疗费用高昂,对于家庭条件清贫的刘大哥一家而言,交不出这么多钱,只得回家药物治疗。自打那天起刘志高就变得沉默寡言,脸上透着愁绪,身子也一天不如一天,家里家外的事全落在妻子刘大姐身上。失去了主要劳动力,对于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讲这场病无疑是雪上加霜。
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衡龙桥镇党委政府、槐奇岭村委会了解到刘志高的情况后,通过多次实地走访调查,确认情况属实,对刘志高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为刘志高全家申请加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随着“特惠保”、“大病救助”、“新农保”等各项健康扶贫政策的落实,刘志高住得起院了,在医院积极接受治疗,病情有了好转。紧接着临时救助、产业分红、就业帮扶,让刘志高一家的日子慢慢好了起来。
2019年6月,刘志高的旧房被纳入危改名单,按照危改要求9月新房竣工,一家三口住上了明亮的新房子,刘志高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
“呀,是小何队长啊,快进来坐,快进来坐”门被打开了,刘大姐热情的招呼着我进屋里坐。
“大姐,大哥勒,上次病情加重,最近好点没?”我询问道。
“唉,时好时坏哟,但总归是好的,不是现在政策好啊,政府好啊,我怕他早走了……”说道这儿,刘大姐神色有些暗淡。
我走进里屋,看着侧卧在床的刘大哥道,“大哥,小何又来看你了,身子感觉怎么样?”
“是小何啊,谢谢啊,你是个好干部哟,经常来看我,好些了,好些了,不过也只能这样养着。”刘大哥侧过身回复道。
“大哥,今天小何一来是看望你,二来……”说到这,我迟疑了一下。
“有啥子,只管说,有啥我们一家子都配合你!”刘大姐见我迟疑主动说道。
“有件事得跟你们一家子商量下,之前我跟你们宣传了相关脱贫政策要求,今年根据扶贫成效,村里按照脱贫程序召开了相关会议,确定了今年预脱贫的名单,大哥、大姐,村里应该通知两位参加相关会议了吧?”我询问道。
“这个,通知了,村干部上门通知我们去的,跟我们也做了解释工作。”刘大姐回答。
“那就好,村里也跟我说了,所以今天过来也是有些程序跟大哥大姐确认下,根据今年的脱贫要求,人均年收入超过3700元的贫困户将纳入脱贫名单。”我把脱贫确认书递到了刘大哥跟前,随后继续说道:“10月的时候我跟大哥、大姐也核算了你们一家子今年的收入,各项收入组成也经过了你们的认同。你们的儿子小刘去联通公司上了半年班了,每个月能挣个2、3千,核算下来你们家今年的人均年收入确实超过这个标准线很多,再则根据‘两不愁、三保障’,你们家符合今年的脱贫要求。”
“小何啊,大姐也是拿你当自家人。实话讲,大姐最开始心里是有点不情愿勒……但你大哥说了如今这政府够好了,儿子也出来了,日子会越来越好。再则你也跟我们讲过多次‘脱贫不会脱政策’,我一想啊,这一切也都是政府给的,如果当初不把咱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这日子怎么会有起色,我们真心感谢党和政府、感谢你们这些干部的帮助……”说到动情处,刘大姐眼角不禁有些湿润。
“你的病情和家庭,镇里和村里都会一直关注,一定要积极面对,不要有心理负担。大哥,请放心!脱贫不脱政策,有困难大家一定会帮着解决。”我再三叮嘱,鼓励刘大哥要好好休养,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得了这个病,原本心灰意冷,是你们一次一次的帮助,让我重燃对生活的信心。”刘大哥眼含热泪,表示会积极治疗,等康复了要去勤劳致富。
“大姐,这是脱贫确认书,你再看看内容,如果没问题,这里有个签字栏,麻烦确认签字。”
“小何,大姐也不用看了,我相信你!”说完,便在手册上签了字。
“大哥大姐,你们要是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联系。”随后,又跟大哥大姐唠了会嗑,大姐告诉我她家儿子今年要结婚了,找了对象,对象家很好,什么都不要,也不挑她家毛病,就是看上了她家小刘,听到这,我也是真心挺他们感到高兴。
那天回来,我盯着胸前的党徽许久,在扶贫日记的结尾写到:“‘脱贫攻坚路上一个群众都不能少’,从我成为刘志高的帮扶责任人那天起,我就想帮他把日子好起来,帮他脱贫,决不能让他掉队,更不能弃他于不顾。这8个月里,我尽自己所能的帮助他,为他解读政策,为他落实政策,努力做好一名帮扶责任人该做的事。我想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应该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帮助贫困群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为困难群众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让群众看到扶贫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效果,让群众放心、安心,用真心换真心,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真心和信任。”(赫山区纪委监委 何张)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