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苏仙:此心安处是吾家

“阿姨,我期中考试语文96分,数学98分!”我一到陈姐家,灿灿就扑过来高兴地告诉我这个好消息。“灿灿好棒呀,继续努力哦!”我揉了揉小姑娘的头发。“这是阿姨带给你的书,看看喜不喜欢?”我把带去的儿童版《西游记》等课外书递给她。“谢谢阿姨!”她有些害羞,但依然开心地接过了书,眼睛中闪耀着希望的光芒,就像这山中开得正烂漫的高山菊一样,看上去那么娇小,却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灿灿今年上小学一年级,是我结对帮扶贫困户家的孩子,她爸爸多年前因故去世,她妈妈因病致残,家里还有一位年过八旬的爷爷。我第一次见到这个孩子时她还只有两岁,时光荏苒,现在她已经是名小学生了。自从我成为他们家和另外一家人的结对帮扶责任人后,几年来我经常到这里来看望他们,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同时也向他们宣传精准扶贫政策,帮助他们核实应该享受的各项帮扶政策是否落实到位,与他们也建立起了亲人一般的感情。
“真是太谢谢你了!”灿灿的妈妈陈姐有些激动,“一直对我们这么好!”“不用谢,我也没做什么,都是党的政策好!”我问红芝,“你的脚怎么样了?还疼不疼?”陈姐前段时间因脚伤住院我去看望过她,前几天她打电话给我,告诉我脚又疼起来了,所以我很担心她脚伤的恢复情况。“现在不疼了,没什么事了。”她说。我又问起她这次住院的花费情况,她告诉我没有交钱,住院费是医保结账,现在只花了伙食费。“伯伯年纪大了,灿灿要长身体,你身体也不好,你们都要注意补充营养。”虽然我有时会给她带些牛奶之类的营养品,但还是不放心,又叮嘱她一定要注意保养,不能再次受伤了。
陈姐是从外乡嫁到这里来的,丈夫去世时孩子幼小,公公年迈,自己又身有残疾,正是觉得万般皆难、举步维艰时,党和国家送来了精准扶贫政策。因为缺少劳动力,生活来源没有保障,陈姐家三口人被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同时也被列为精准扶贫对象。一家人每月都有低保补助收入,老人家还能领到农村居民养老补助,孩子每年都有入园、入学补助,2019年全家因政策受益就近两万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正是有了精准扶贫政策,就医、就学、生产、生活都有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帮助,陈姐一家人的生活才能安定,也是因此一家人在失去顶梁柱后还能怀抱希望展望未来。心安之处方是家,虽然这里山高林密路远,但是对于陈姐来说,她已经能够安心在这里扎下根来,把这里当成第二故乡,我也深深地为她感到高兴。(苏仙区纪委监委 夏皓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