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渌口:好心做错事的敬老院长

“以前总认为,只要是不进自己的腰包,打点擦边球,套点经费做其他开支冒什么大不了。现在终于明白了,供养资金是五保老人的吃饭钱,这个红线千万踩不得!以后再也不能打歪主意了,这个教训我一定要记住。”渌口区朱亭镇某敬老院院长谭某在接受党纪调查时懊悔不已,意味深长的说道。
2019年1月,渌口区派驻人社局纪检组收到一信访件,内容大致是关于朱亭镇某敬老院虚报供养人数套取经费的问题。
“套取五保人头经费的案子以前也有过,这个我们还是有经验的,应该不难办?”纪检组李组长很有信心接这个“镖”。
“要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我们得分头同时进行,必须来个‘出其不意’,中间不能留‘空当’,‘打草惊蛇’了调查就没什么意义了。”“老谋深算”的李组长接着分析,继续说,“陈刚,你明天到民政局调取敬老院集中供养名册,记住一定要调全区所有敬老院的,只调一个单位的容易被察觉,名单到手后直接发给秋良,我和秋良在敬老院那边等你的消息。”
“好的,李组长,我一定注意方法。”陈刚心领神会的答道。
次日上午,纪检组三人按照事先的商定按部就班、各行其事。上午10时许,陈刚的外调任务很快就完成了,随即便将供养名单电传至远在50公里开外的黎秋良,此时的李组长和黎秋良已在朱亭镇某敬老院等候多时。名单一到手,核对工作应声展开,麻溜得很。12时许,敬老院还不知哪来的风,核对工作就已经全部结束,整个调查取证不足两个小时,用“雷厉风行”“霹雳行动”“快、准、狠”等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调查结果显示:朱亭镇某敬老院民政局资金拨付名单39人,实住31人,虚报8人。纪检组的结论是:举报属实。
“你院上报人数39名,实际只住31人,你对此有什么异议?”办案人员单刀直入,一手拿着刚才的检查结果,一边向院长谭某提问。
“没……没有异议!是虚报了8人。”铁证如山,面对询问,谭某神色有些慌张,未作过多辩解,承认了虚报的事实。和盘托出了整个事情的起因,“分散供养人员每人每月补贴100元,而集中供养人员每人每月能补贴140元,今年,我们院里运转资金不足,为了弥补经费问题,就虚报了8名分散供养对象来充数,套取了其中的差额,我知纪违纪,愿意接受组织对我的处理......”
经查,该敬老院虚报人数共套取五保供养资金3840元,套取部分已全额清退,院长谭某也受到了党内警告处分。(渌口区纪委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