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桂东:“郭干部”与“老黄牛”的结对情缘

老黄,因人老实本分、做农活不惜力气,人称“老黄牛”。夫妻二人均年近六十,身体状况较差,加上儿子多年因病基本不能劳动,是村里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贫困户之一。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老黄夫妻二人在家种植了二亩茶叶,靠采摘茶叶鲜叶出售谋生。
老黄是我结对帮扶的5户贫困户之一。记得两年前第我一次去到老黄家联系时发现他家庭困难,不苟言笑,了解了他家庭情况后,我告诉他我是镇纪委的干部,今后会常去他家,告知他有什么困难可向我反映,老黄对我的话似乎半信半疑。
第一次到老黄家走访后,我坚持每月到他家走访不少于2次,或宣讲扶贫政策、或扶贫产业验收、或协调通组道路项目、或送茶叶抚育肥、或送生态防虫剂……多次走访后,彼此就熟悉了起来,他管我叫“郭干部”,老黄对我态度慢慢的转变了,去到他家时他总是热情的给我端水倒茶,不时还拿出一些瓜子、花生之类的小吃来吃,对我给他讲解的国家政策和发展产业建议慢慢有了兴趣。
2019年3月,老黄儿子因突发疾病猝死家中。当月,我到老黄家走访,夫妻俩谈起他们的儿子和今后的生活,都控制不住流出了悲伤的眼泪。作为结对帮扶人,我能做到的只有情绪上的开导和疏导,以及力所能及的给予他们以一些实在的帮助。鉴于老黄家当前的困难,我向老黄夫妻讲解了申请生活困难救助的程序。
人生最痛苦的三件事莫过于“少年丧父,中年丧偶,老年丧子”。老黄一家的处境使我内心隐隐作痛。4月上旬走访时,恰遇老黄脚踏一双粘满泥土的雨鞋、肩挎一个装有半篓鲜茶叶的竹篓,从房屋下边一条小路走上来,面容显得更苍老了。我与他寒喧片刻后,向他宣讲了县里出台关于整合村级公益岗位和聘请贫困户保洁员的政策。老黄得知工作就在家门口,如果聘上了,既可以照顾家里的农活又可以补贴家用,当即拉住我的手,激动地说道:“我马上写申请,请相信我一定能干好!”。
经过一系列的申请,村里的评议、公示,镇政府审核、公示等程序,老黄在5月份走上了贫困户保洁员的岗位。
不久,镇政府给老黄下拨的一笔临时性生活困难救助资金也通过“一卡通”打到了老黄的存折。
7月,我到老黄家走访时,老黄很热情的给我泡茶。我向老黄宣讲了低保调整政策“根据县里关于调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文件精神,从今年1月起,你们每人每月低保金增加了55元,今年1—5月的低保金已全部发放到位”。在得知这一好消息后,老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8月,我到老黄家走访时,正赶上老黄在责任区做日常保洁工作,我招呼老黄歇一歇并问道:“老黄啊,保洁员工作辛苦吗,工资打到你的存折没有啊?”老黄边点头边微笑回答“谢谢郭干部的关心,保洁员的工作不辛苦,我老婆告诉我说工资也到了几个月的了,我们现在再也不用担心日子过不下去了,我俩没了亲人,你却像亲人一样帮助我,我这心里踏实多了!”。
9月,镇政府集中推进旧房拆除工作,这次,老黄一改以往抵触拆除旧房的态度,主动跟我说道:“郭干部,镇里和村里帮助了我们家这么多,我一定会支持你们的工作。不久,老黄自己爬上旧房屋顶揭掉了上面的泥瓦……
冬季的几个月里,老黄发扬“老黄牛”的精神,夫妻俩又新开辟了一亩多的茶园……
习总书记说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这是我作为一名乡镇纪检干部和贫困户结对帮扶人的信念,只有心里装着困难群众,把他们当做亲人和朋友,为他们着想和服务,让他们看到脱贫攻坚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效果,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桂东县纪委监委 郭福星)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