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益阳高新区:扶贫路上不让一个群众掉队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3-13 16:39 来源:三湘风纪网

  “我们村里贫困户的评定还是比较公平实在的,但是一些家庭中途条件变差的,还是应该事实求是给予帮助。”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月走访活动中,益阳高新区纪工委书记一直坚持走访贫困户和周边群众,收集掌握对扶贫干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反映。当听到群众反映有困难的群众应该享受扶贫政策而未享受时,纪工委书记当即让一起走访的人员对该问题进行调查核实。

  应该纳入贫困户而未纳入贫困户就是漏评,在脱贫攻坚进入决胜决战关键时刻,如果还出现漏评现象,那就是严重的工作作风问题。核查人员接到任务后,高度重视,迅速制定核查方案开展核查。

  经核查,原来群众反映的该纳入贫困范围而未纳入的对象是益阳高新区谢林港镇谢林港村村民陈某香。陈某香本来有个和谐美满的家庭,丈夫勤劳踏实肯干,两个儿子,大儿子已成年,虽然智商偏低,但生活尚能自理,小儿子只有6岁,才刚刚上学。就在陈某香和丈夫一心一意谋生活奔小康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横祸降临到了这个不幸的家庭。

  2016年6月,陈某香的丈夫李某在衡阳市一凉席厂务工时,不幸意外身亡,虽然获得了一笔补偿金,但随着家庭台柱子的倒下,这个家庭的收入来源顿时锐减,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全部压到了陈某香的身上。

  “像她这种情况,应该符合申报贫困户的条件,但2018年村镇为什么没有把她纳入申报范围呢?”核查人员找到当事人和周边的群众了解相关情况后,决定再到镇上了解一下情况。

  镇上负责扶贫工作的同志听到问起陈某香的情况,就拿出了一叠资料,向核查人员解释了为什么2018年没有批准陈某香为贫困户的原因。

  “陈某香获得丈夫死亡赔偿金14.8万元,她自己在区里的产业扶贫项目承接企业天缘竹业打工收入11000余元,按照人均收入3480元的标准,她不符合贫困户评定条件。”

  通过查看资料和走访了解情况,核查人员没有发现扶贫工作人员在其中存在腐败和作风问题。纪工委书记看了核查情况后,对核查人员语重心长地说道:“陈某香一家三口的收入刚在贫困线上,但随着她年龄增长,打工收入只会减少不会增加,而她大儿子的治病开支、小儿子的读书开支不断增加,收入迟早会跌到贫困线以下,我们为什么不对她提早进行帮扶呢?我们的扶贫工作人员只是生硬的对照贫困线标准去套,而不是用心用情去关心关注每一位困难群众,这也是一种隐形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啊。”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扶贫路上不能让一个群众掉队。”陈某香的收入暂时在贫困线上,但如果不及时开展帮扶,她迟早会成为掉队的那一个啊。核查人员怀着焦急的心情,又一次找到了村镇上的扶贫工作人员,这次不是了解情况而是咨询陈某香是否符合纳入政策帮扶范围。

  经过纪工委工作人员多次沟通协调,村镇层层评议审核公示,陈某香一家三口享受了低保,上小学的儿子也享受到了助学帮扶政策。

  “他去世后,家里没有收入来源,没想到干部主动上门帮我解决困难。”陈某香得知吃上低保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时,心里感激不已。

  脱贫攻坚进入冲刺关键阶段,更需要真、实、准的工作作风,这要求我们扶贫工作人员对每一个困难群众的家庭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瞄准问题根源,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做到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样才能在扶贫路上不让一个群众掉队。纪检监察机关在脱贫攻坚战役中,不仅要当好监督员,更要当好战斗员,在监督执纪问责中,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和担当意识,主动为贫困户排忧解难、办实事好事,用纪律和真情全力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益阳高新区纪工委 易晓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