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桃源:纪检干部“变身记”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3-19 09:50 来源:三湘风纪网

    厂区消毒、佩戴口罩、体温检测……夷望溪镇幸福苑扶贫车间的38名员工,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我也成功从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变身”为企业“服务员”。
    幸福苑扶贫车间占地750平方米,是去年9月在政府大力支持下,由金磁电器有限公司投入800余万元,专为年龄在65岁以下、劳动能力较弱,以及具有普通劳动力的易地搬迁贫困户解决就业问题而新建的。企业在自主经营的同时,承担着为贫困对象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社会责任。在幸福苑车间工作的贫困对象指望着依靠务工收入实现产业脱贫、提升“造血功能”。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我们要全力护航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如何将疫情对贫困户的影响减到最小,我能帮他们做点什么?
    “原来是准备初七复工的,一些订单还等着生产,下游企业催得急。但疫情这么严重,上面都发出了好几个停工通知,这可怎么办?”
    “我们干的是计件的活儿,不上班是不是就没有工资?我前些年因病致贫,但去年已经脱贫了,今年我还准备攒点钱,给家里添置一点东西。”
    一方面是形势严峻的疫情,一方面是企业负责人和贫困户迫切的复工需求,怎样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复工复产?   
    2月10号,我先期来到了生产现场,为扶贫车间的复工复产开始了“一对一”服务。
    “查看下口罩数量,按照38人以上的标准够不够用?”
    “各区域是否进行了全面消毒,尤其是洗手间、过道等公共区域?”
    “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中的联络员是谁?”
    “员工分餐是怎么安排的?食品采购渠道安不安全?”
    对照上级复工复产要求,企业履行好主体责任、不折不扣落实防控措施,我和同事们再逐一察看。
    “进入车间的工人必须测量体温,车间本来就是无尘车间,每天还消毒两遍。车间内,除了主管,各工位人员禁止流动,而且工位之间的间距也拉大了,整个车间通风情况良好,要保障大家的健康才能有序生产!”扶贫车间负责人宋建伟急忙介绍。
    “扶贫车间能够复工,我悬着的心也就落地了。”已脱贫对象刘兴中高兴地说到,“我平日在车间里主要是加工生产电阻元件,体力上不吃亏但是要心细手活,平均月收入约2000多元。这个车间搞得好啊!搬迁到这里来后,我出门下楼就到车间。疫情猛如虎,我怕开不了工生活返贫,现在你们能管着帮着我们开工,总算是有着落了......”
    口罩依然盖不住刘兴中的笑容,我看见了他眼睛中的“光”。
    复工,真好!(桃源县纪委监委 谌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