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溆浦:甘蔗甜了

“纯甘蔗原料熬制的红糖,绿色天然、零添加、无污染,大家要不要试试?”“我要买5斤”“给我来10斤。”近日,溆浦县观音阁镇扶贫工作群一下子热闹起来,原来是该镇纪委书记张晔为贫困户周采银推销红糖。
周采银是观音阁镇莲花台村的贫困户,今年六十多岁,妻子亡故,上有八十多岁的母亲,下有十多岁的孩子,家庭重担全落在周采银身上。眼看唯一的儿子高中即将毕业,能够减轻家庭负担了,却不料天不遂人愿,2018年下半年儿子突患重病,令原本就十分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邻里亲朋虽有些资助,但也是杯水车薪,周采银脸上总是挂着愁容。
2018年下半年,张晔因工作调整到莲花台驻村,成为周采银的帮扶责任人。一天,他到周采银家走访,了解到周采银文化程度不高,只能一边务农一边打零工艰难维持生计。“要想真正脱贫,发展产业是关键。” 张晔积极向周采银宣传产业奖补政策,鼓励发展甘蔗产业。当年,他种下了一亩甘蔗。
“张书记,谢谢你给我指明了路子,我书读得少,没什么文化,只会干体力活儿,一想到甘蔗丰收了就能熬成红糖卖钱, 我心里就特别高兴。”周采银乐呵呵的说道。
地里的甘蔗长势十分喜人,一根根节长粗壮,色泽红亮。
当年12月,甘蔗收获了,周采银忙碌了大半个星期,熬制了800斤红糖。但市场的快速变化却给他上了一课,周采银家的红糖上市晚,加上甘蔗大丰收,红糖市场已经供大于求了,红糖的销路成了大问题。眼看着满地的收成面临滞销的境地,周采银心急如焚。张晔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想方设法帮周采银渡难关。最终,周采银家的红糖在过年之前销售一空,增收7000多元。
“张书记,谢谢你帮我出主意种甘蔗卖红糖,现在家里的负担减轻了,日子也好过了,搭帮党和国家政策好啊 。” “老周啊,人勤地不懒,只要吃得起苦,脚踏实地好好干,好日子就会来敲门。就像地里的甘蔗,一节更比一节高,一节更比一节甜。”
2019年10月,周采银家达到了“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顺利脱贫。虽然周采银脱贫了,但张晔的帮扶工作依然在继续,于是出现了文中开头纪委书记卖红糖的一幕。
扶贫非一朝一夕之功,精准扶贫、精心帮扶不是一句高高在上的口号,而是真正用一双脚去丈量土地,用一双眼去观察细节,用一颗心去感知群众,让共产党员的光辉在精准扶贫的一线绽放,努力把群众的热切期盼变成现实的“甜蜜”生活。(溆浦县纪委监委 张淑娴)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