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八举措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资阳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尽早谋划,未雨绸缪,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
加强疫情影响排查。在做好疫情宣传防控工作的同时,全区 238名驻村干部,2千多名帮扶责任人,重点聚焦返贫风险高的脱贫户、边缘户和全区剩余的398户未脱贫户,了解掌握其家庭收入、生活状况等各方面受疫情影响情况,坚持每周监测统计上报,做到不瞒报、不漏报、不错报。对受疫情影响的贫困户找准症结,因户因人制定帮扶措施,严防疫情影响脱贫质量和产生新的贫困人口。
抓好产业项目管理。抓住春耕春种关键时期,摸清因受疫情影响导致建档立卡贫困户农业生产资料短缺问题,通过集中组织货源,统筹统购,分散发放等措施,全力保障农业生产资料充足供应,最大限度减少食用菌、蔬菜等受疫情影响。摸清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等政策,对我区黑斑蛙、小龙虾等特种养殖扶贫产业项目的影响,提出可行性建议,将风险降到最低。
着力推动返岗就业。全面调查统计贫困人口劳动力状况、就业情况和就业意向,通过网络、新闻媒体及时发布用工信息,组织“春风行动”网络直播招聘会,口味王、奥士康等55家企业提供岗位7000多个,达成就业意向1182人。目前,全区已外出务工贫困户3723人,其中区内务工1531人,省内区外务工人数1234人,省外务工958人。2020外出务工人员占去年外出务工人员比例为72.2%。
支持鼓励企业复工。为在扶贫项目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发放口罩、酒精等消毒用品,实时体温监测;对受疫情冲击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免征“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三项费用,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采取展期、转贷、调整还款计划或无还本续贷等方式给予支持。确保企业全区1个扶贫车间、183个扶贫项目均已复工,复工率达100%。
实施三级挂牌督战。根据省市区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工作方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500人以上和2019年底未脱贫人口在30人以上的行政村作为省级挂牌督战村;非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0人以上的非贫困村作为市级挂牌督战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0人以上的为区级挂牌督战村。重点对“两不愁三保障”,产业和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不稳定脱贫户及边缘户动态监测和帮扶,中央专项巡视“回头看”,国家、省、市成效考核及各级各类督查发现的问题进行督战。采取“四不两直”每月开展一次督战,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
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完善脱贫成果巩固提升工作方案,完善贫困统计监测体系,不仅监测因病、因学、因灾等易返贫情形,将因产业、因就业致贫因素纳入防贫范围。开展产业扶贫增收工程、就业扶贫稳岗工程、易地搬迁后扶工程、消费扶贫推进工程、社会扶贫暖心工程、基础设施扩展工程、科技扶贫推广工程、内生动力强化工程、问题整改清零工程、扶贫风险化解工程等“十大工程”。继续购买“特惠保”对已脱贫户推行稳定脱贫保险。
开展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回头看”。重点对“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回头查、回头改”,深入调查研究,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努力实现“一脱贫三促进六覆盖”,高质量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严格按照“四不摘”要求,狠抓工作落实、政策落实、责任落实。启动“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问题整改“回头看”、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监管等专项督查。
巩固“一季一专题”治理成果。继续强化“三察(查)一包”,扎实开展扶贫领域“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回头看”、“回头查”,严查扶贫领域“微腐败”,集中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坚强纪律保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资阳区纪委监委 欧阳霞辉 张美)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