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兴:稳就业 促脱贫 防返贫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目前,资兴市有716户1277人尚未脱贫,为如期完成全面脱贫目标,市纪委监委提前谋划,统筹安排,结合疫情防控排查的契机,全面开展脱贫攻坚“问题清零”行动,重点监督各乡镇(街道)及各职能部门脱贫攻坚主体责任的落细落实,实现稳就业、促脱贫、防返贫,以铁的纪律和严的作风护航脱贫攻坚。
扶贫车间稳就业。扶贫车间是贫困户就业的主阵地,为全力支持本地企业尽快复工复产,促进贫困户就地稳岗就业,该市纪委监委成立了复工复产专项监督检查小组,开展了3次监督检查,检查企业121家、乡镇(街道)7个,重点督查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驻企防疫联络员是否到岗履职,各职能部门是否真正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各乡镇(街道)是否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引导当地劳动力有序就业等,督查共发现发现问题22个,现场交办立行立改20个,调查核实2个,问责2人,将压力层层传导,起到了“督战”之效。截至3月6日,该市13家扶贫车间已全部复工复产,已吸纳贫困劳动力786人就业。如,州门司镇是该市第一扶贫大镇,今年有193户贫困户要脱贫。2月底,在镇党委和市政府的支持下,郴州铭城科技电子有限公司在州门司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建了铭城电子扶贫车间并正式投产,镇纪委在防疫排查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协助该扶贫车间解决防疫物资采购、原材料运输、员工招聘等问题。该车间优先贫困户就业,目前已实现100余名贫困劳动力家门口就业。“现在就在家门口上班,按时按件计酬,晚上回家还能照顾老人小孩,比以前在外面打工强多了。”正在铭城电子扶贫车间上班的建设村贫困户段长兰乐呵呵地说道。
支部农场助增收。目前,该市共有支部农场74个,可吸纳4400多人就业。各支部农场通过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已成为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劳动力增收的主战场。疫情爆发后,各乡镇纪委在开展疫情防控摸排检查时,重点收集各支部农场用工需求及复工情况,帮助采购疫情防控物资,联系务工人员,协助各支部农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产,确保防疫务工两不误。如,州门司镇共有支部农场24个,发展农业项目36个,流转土地3000余亩,带动联结500余户贫困户增收。水南村支部书记付宏华信心满满地介绍道:“我们与湖南盈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辣椒基地,种植面积416亩,其中贫困户220亩。因为签订了保底销售合同,贫困户每亩地至少有4000多元收入。”
汤溪镇“狗脑贡”茶是湖南的名优特产,该镇也是资兴市支部农场发展起源地,镇内实施“品牌+龙头企业+基地(支部农场)+茶农”集约经营模式,外接市场、内连基地、带动农户,逐渐形成茶产业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模式,辐射带动了周边农户574户,其中贫困户186人,预计每人每年平均可增收7000多元。
“纪检监察组织要充分发挥好监督作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让党的好政策落实到每个群众头上,切实增加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真正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说道。(资兴市纪委监委 陈雪梅)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