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宁乡:开展社会兜底保障集中治理,整改问题119个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3-27 16:39 来源:三湘风纪网

    根据省、市2019年关于开展“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工作的有关要求,在第四季度社会兜底保障集中治理工作中,宁乡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低保户、特困供养户识别不精准,骗取医保资金,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盘剥克扣、截留挪用社会保障资金,社会兜底保障政策宣传不到位等重点内容,精心谋划部署、压实工作责任,细化治理举措,确保社会兜底保障政策落地落实。
    精心制定方案。制定《宁乡市社会兜底保障集中治理工作方案》,从梳理重点、整合力量和统筹调度等方面科学谋划。一是问题落细。梳理确定低保户、特困供养人员等社会兜底保障对象识别是否存在认定程序不规范、入户调查不细致、经济状况核对不认真、审核审批把关不严格、动态调整不及时、该退未退的、“人情保”“错保”“漏保”、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不及时、不规范、不到位等问题作为治理重点;二是力量落细。根据任务高效整合党风政风监督室、派驻纪检监察组、片区、职能部门监督力量,实现同频共振、聚力攻坚。从民政、财政、医保、扶贫办等单位抽调专人,成立3个专项检查组12人进行专项检查。三是调度落细。领导靠前指挥,逢20组织进行工作调度,听取各组情况汇报,进行分析研判,统筹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以上率下抓好落实。
   全面自查自纠。组织各乡镇(街道)、各医疗机构对照治理内容全面开展自查,自纠涉及低保户、特困供养人员动态调整不及时、“漏保”、申报资料填写不规范等各类问题45个。
    强化监督检查。三个专项检查组组长亲自安排部署,亲自带队检查,全体组员扑下身子,下沉一线,认真细致的深入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医疗机构开展专项检查。第一、二检查组围绕“建档立卡贫困户是否存在医疗保障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未实现全覆盖、应保未保、资助参保不及时、不足额; 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是否存在不及时、不规范、不到位;是否存在医疗机构诱导参保人员住院、伪造医疗文书或票据、协助参保人员套取医保基金、虚记或多记医疗服务费用;零售药店串换药品,刷卡套取基金;参保人员通过票据作假骗取基金等骗取医保资金”等问题,深入31家医疗机构对当日住院的低保户、特困供养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三类对象诊疗付费、治疗检查计费和当月三类对象出院结算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核查走访三类对象536人,发现挂床住院不在床、多计医疗费用、病历文书资料不完整等各类问题31个。第三检查组围绕“低保户、特困供养人员等社会兜底保障对象识别是否存在认定程序不规范、入户调查不细致、经济状况核对不认真、审核审批把关不严格、动态调整不及时、该退未退的、“人情保”“错保”“漏保”;社会兜底保障资金是否存在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盘剥克扣、截留挪用以及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临时救助是否存在审核审批把关不严格、资金发放渠道不规范、挤占和挪用”等问题,通过“三查、两看、一问”(三查:查兜底对象认定程序是否规范,入户调查是否细致,经济核对是否认真;查动态调整是否及时;查是否存在人情保、错保、漏保。二看:看镇村的评议和公示是否到位;看兜底保障资金是否存在虚报冒领和临时救助资金是否挪作他用;一问:问群众满意度)方式开展检查,核查走访低保、特困对象125人,发现疑似“漏保”,低保资料填写不规范、不详细,公示不及时,临时救助无信息核对报告等各类问题88个。
    狠抓整改落实。一是建立台账。坚持定期组织碰头研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及时研究拿出处置建议,建立问题台账。二是督促整改。对检查发现的共性问题坚持边查边改、即知即改。
    2019年四季度,全市开展监督检查43次,走访低保、特困对象661户,检查医疗机构31家,整改问题119个。(宁乡县纪委监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