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慈利:监督执纪既为贫困群众,也为党员干部

2019年4月,因组织调整,我到慈利县南山坪乡担任纪委书记,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有很多经历值得回忆、值得铭记,这其中,一次抽调专案组工作经历犹为刻骨铭心,让我明白了该如何当好一名乡镇纪委书记。
并不宽敞的街道、交替错落的楼房、些许老旧的办公用房,是我对乡镇工作的第一印象。到任后的第二个星期,就接手了一起涉及违规使用扶贫资金的案件,案子虽然很顺利地办结完成,对违纪人员也宣读了处分决定,但我发现,基层工作线多面广,作为乡镇纪委书记,要守护好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其实并不容易。
“有个专案需要你协助下,安排好手中的工作,到市纪委监委留置场所来报到。”2019年6月20日,我像往常一样正在下村走访的路上,接到了县纪委领导的电话,电话这头我一时语塞,一直向往办理大要案工作的我,心中有欣喜、有紧张,也有不安。
虽然涉及的是基层扶贫领域腐败案件,但我以前一直从事的是组织人事工作,对办案工作经验不足,对大要案神秘陌生领域更是敬畏。初入专案组时,我只是个旁观的新手,对我来说,这是不小的挑战。调取分析银行流水、翻阅相关凭证和证据,是我作为专案组外调人员的主要工作,简单的流程,单一的节奏,但是要费尽脑筋、下足功夫。专案组是一个团体,大家必须齐头并进,某个环节不顺利,就会造成证据链不完整,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会尽全力完成自己的任务,是荣誉,也是责任。在专案组组长的带领下,我们五天内往返长沙、上海、南昌开展外调工作,时间紧张而又顺利有序,最终,在法律和铁证面前,留置对象交代了全部违纪违法事实。
在专案组工作的日子,每每看到腐败分子在留置前后的巨大人生反差,我的内心深受震动。在这个过程中,我全程见证了留置对象从到单位带走的故作镇静、到留置点大门外的慌乱、到宣布留置决定的害怕与恐惧,他们在这三个瞬间流露出太多太多复杂的情绪让我终身难忘,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大抵如此。
结束专案组工作的那一天,我站立在留置场所的大门外,仰望着“对党绝对忠诚”几个鲜红大字,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玻璃门内是被限制人生自由、正在接受审查调查的留置对象,玻璃门外却是一片艳阳天,是难能可贵的自由。
这也让我懂得“严是爱,宽是害”,日常监督执纪不是得不得罪人那么简单,在正风肃纪的同时,更是一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唤醒艺术。认真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把预防针打在“病发”前,是对党员干部的保护。
作为一名乡镇纪委书记,要像守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那样,守护好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领地,多一些“除草除害”、多一些“甘霖浇灌”,让绿树长青、让硕果累累。
道阻且长,但我愿一直坚定地走下去……(慈利县纪委监委 陈凯)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