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石门:我们这儿的‘组长’跟村里的不一样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4-07 16:35 来源:三湘风纪网

    1月15日上午,我接到石门县新铺镇龙家坪村魏伯的电话,“我到东站了,专门来看你的。”“您眼睛不好,在老地方等我,我开车来接你。”
    我和魏伯是2018年认识的,当时我带队到新铺镇龙家坪村查办信访,他是其中一位信访人的岳父。因为信访件中反映了一条关于魏伯的补贴领取问题,我们需要找他取笔录,笔录完成后要他签字时,他说,“我看不见,签不好。”魏伯45岁时因右眼摔伤而换上了一只假眼,被评为四级残疾,多年后,因眼疾愈加严重,现在已经近乎失明。
    魏伯是一个普通的农民,生活并不富裕,随着年龄的增大,医疗费更是成了他的一笔大支出。我当即建议他重新去做一下残疾鉴定,根据标准他的情况应该是可以评定到二级残疾的,到时候便可以减免很大部分的医疗费用。 去年3月,魏伯专门到县城找我,我便带他去了县残联再次进行残疾鉴定,最终评定为二级残疾,可以享受残疾人补贴,也符合申请单独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资格了。
    今天不知道魏伯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呢?十多分钟后,我在汽车东站接到了魏伯,他佝偻着背,把手里紧紧地攥着的一个蛇皮袋递给了我,告诉我袋子里装着一只猪蹄和一块羊肉,是专门送给我的。
    他说,“你千万莫不收,你不收我今天是不得回去的。多亏了你,我现在才能享受到那么好的政策。”望着老人殷切的神情,我实在无法当场拒绝,只能是待会儿想办法补偿他了。
    这时也快中午了,我把他带到家附近的小饭店吃中饭。吃饭的时候,我询问了他的近况,知道他去年第二季度领到了残疾补贴,年底又评了低保,现在生病住院报销的比例高多了。
    “原来住一次院自己怎么要花费五、六百,现在只要两百多了。” 魏伯还给我细数着家里的收入和获得的补助,告诉我家里炕的有腊肉、腊鱼,手上还有近2000元的现金,今年一定能够过个热闹年。
    看着他的笑容,我也为他高兴,“魏伯,既是低保又是二级残疾的话,每月还可以申请护理补贴,待会儿我帮你把相关资料复印好之后,你回到镇上就可以去镇民政所申请办理。”复印好资料后,我顺便拿了300块钱,夹在那叠资料里一起装进袋子交给了他。
    吃完饭,我又带着魏伯在县城里逛了一阵,给他买了点年货,便送他坐上了回家的班车,走之前还特地告诉他,以后找我别去纪检监察室,我现在在县纪委驻农业局纪检组上班了。
    下午快下班时,魏伯打来电话,“小胡,你怎么还跟我放了300块钱了啊?我专门感谢你的,你又请吃饭,又买东西,还跟我给钱。我真的过意不去啊。”
    魏伯深深的叹了口气,又接着说道,“我又管不住我后人,你搞事那么辛苦,俺女婿还把你告了,弄得主任也没搞了,现在只当了个组长。我晓得,组长比主任小好多,我们村主任就管好多个组长。真的对不住你!”
    2018年的那次信访调查,因为调查结果没有达到信访人的预期,魏伯的儿子便以我包庇村干部为由向上级进行了反映,后来干部监督室对我进行了谈话函询。
    我边笑边说:“魏伯,话不能这么说,我帮你和你儿子告我是两回事,都是我的工作,不能掺和一起。而且我身正不怕影子歪,那件事情对我没什么影响,我们这儿的‘组长’跟村里的不一样,您放心。”
    魏伯的声音明显轻松了,“我只晓得你是个好人。”
   “比我好的人还有很多,我们的日子也只会越来越好的。”魏伯朴素的话语,让我感觉得到他是真的把我当亲人一样看待。我相信,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为民服务宗旨意识的不断强化,老百姓心中的好人会越来越多。(石门县纪委监委 胡明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