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紧盯群众关注环节整治基层“微腐败”

“老乡,你的低保领了吗?有多少钱?”近日,望城区纪检监察干部在入户走访与群众攀谈中,开始了一天的监督检查。像这样到群众家门口收集问题线索,是该区纪检监察干部摸实情的真实写照。
“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望城紧盯群众关心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和环节加强监督检查。
畅通线索渠道。该区督促各扶贫领域职能部门对近年来涉及扶贫领域政策、资金、项目、廉政风险点等情况进行梳理统计,对扶贫领域的问题线索统一归口接收、登记,建立扶贫领域问题台账,进一步厘清扶贫领域监督底数。通过纪检监察干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向社会公开举报方式等,进一步拓宽线索渠道。针对镇村干部以及各级扶贫干部执行扶贫政策的落实落地情况和成效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针对问题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系统或领域,开展“拉网式”“地毯式”专项排查,深入挖掘问题线索;形成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排查工作的长效机制。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坚持“四个优先”原则,即:优先受理、优先查办、优先办结、优先反馈,切实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
问题导向约谈。牵头组织各街镇纪(工)委、派(出)驻纪检监察组结合各自监督单位实际,采用社会调查、新闻媒体收集等方式,按行业、按部门、按单位分类,汇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清单。组织对全区14个街镇分管领导、扶贫办主任和149名贫困户帮扶指导员分别进行谈话,并随机访谈部分村社区干部、扶贫专干,对不熟悉扶贫业务流程、把握不准扶贫工作关键性环节、无法开展或难以指导村社区规范化开展扶贫工作的扶贫干部,督促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及时进行整改。
突出重点监督。开展“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重点围绕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等专题,每个专题分节点抓好集中治理。通过“互联网+监督”后台大数据自动碰撞、比对、分析,建立廉政预警机制。2019年以来,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主动进行监督检查,组织对各级产业扶贫资金共计1794.05万元,涉及158个项目进行了审计。由区纪委监委牵头,组织农林、财政、审计、扶贫办以及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组成监督检查组,开展专项督导和实地调研9次,对19个单位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和10个产业扶贫项目进行检查。重点对全区实施的省重点产业项目和省定贫困村的产业扶贫项目进行了专项督查和调度,确保项目和资金使用精准。同时开展不定时检查,重点督查扶贫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项目资金管理和拨付情况,确保扶贫项目有力推进。
从严问责纠偏。集中查处一批扶贫领域作风问题的典型人和事,传递出持续深化专项治理的坚定决心。对扶贫领域工作不力的4类问题11个单位启动调查核实,党纪政务处分1人,组织处理15人。(望城区纪委区监委 李前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