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资兴:一块珍贵的腊肉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4-15 15:44 来源:三湘风纪网

    今年的元宵节格外地忙碌,从工业园区忙完防疫督查,回到家已经快八点了。一打开家门,我就闻到了香喷喷的腊肉味,妻子听到声音从厨房探出头来说:“你回来啦,快先去洗手换衣服,马上就可以开饭了,今天把你上次带回来的那块腊肉炒了,你总是把它当成宝贝似的舍不得吃,再放就不好吃了。”哦,那块腊肉啊,那是年前去老何家走访时,他趁我不备偷偷塞到我公文包里带回来的,巴掌大的肉被他拿报纸裹了一层又一层,那样珍贵的一块肉,我一直没舍得吃。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里,我不禁有点想老何了,那个如同亲人一样的老何。
    老何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我和老何的缘分是从2018年开始的,那一年我被定为老何的帮扶责任人。第一次见他是在他东江的出租屋里,老式的楼房,楼道很窄,也没有路灯,墙面斑驳一片。对照短信里的门牌号,我敲了敲房门,只听“吱吱呀呀”的声音,一个略微有些佝偻的男子开门出来,我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后,老何开门把我迎了进去,忙招呼我坐下。我打量着房间的布置,几十平米的房间里零星摆着几样老式家具,地上散放着一些杂物,但看着比较干净整齐。那天我们聊了将近2个小时,我了解到老何是州门司镇人,2006年“7.15”洪灾时,洪水将老何的田地都冲毁了,房子也塌了个角不能再住人。从那年起,他们一家就搬来了东江,靠打零工维持生计。这两年,两个女儿相继出嫁,只剩二老相依为命。老何因身体不好,才50多岁的他就干不了重体力活,现在在东江一家家具厂打工,每个月工资2000多元。
    那天下午回来后,我马上联系了老何所在村的村干部,咨询老何可以享受哪些扶贫政策。得知老何能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后,我积极帮助老何准备申报材料,最终他被确定为州门司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安置户。从那以后,老何和我熟络了起来,没了第一次见面的客套,什么家常都会和我聊,言语间对我满是信任。我因经常出去办案,有时一两个月才能回一次家,但只要回来,我都会抽时间去看老何。好几次老何都想留我吃饭,但我都是行程匆忙,没时间多待。到后来,老何体谅我工作忙,每次听说我要去看他都反劝我说“没关系啊,你忙的话不来也没关系,我知道你心里记着我呢,你自己也要注意身体,别累着了”。于是,隔三岔五通电话成了我们最多的联系方式,我和老何也俨然成了亲人一般。
    去年9月我去老何家时,看他一直在叹气,询问后才得知老何之前上班的那家家具厂因资金周转不畅拖欠了他6000多元工资,他讨要多次都没要到,没办法,只好辞职不做了,现在又要重新找工作。6000多元虽然不多,但对老何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看着老何无奈的脸色,我连忙安慰他,告诉他我会帮忙想办法。回来后,我第一时间联系了市劳动监察大队,将老何的情况向他们反映,并按他们的要求让老何递交了相关证明资料。10月,我被临时抽调至省城办案,期间多次打电话询问市劳动监察大队进展情况。快年底时,和老何的一次“例行”通话中,老何开心地告诉我说拖欠的工资已全部要回来了,我心里的石头才终于落了地。
    过完小年我才从省城办案回来,带着礼物来到了老何在州门司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新家。只见小区内房子一排排整齐地建着,小河傍村而过,道路干净宽敞。老何开心地把我迎进来,家里简单的装修,窗明几净,墙上的“福”字平添了几分喜气。老何激动地拉着我的手,不停地感谢我,说要不是我,他哪能住上那么好的新房子。聊天中,老何告诉我,镇政府安排他当保洁员,每月工资2000元,以后他就可以在家上班了,顺便还可以种点地。我说这都是党的政策好,要谢就谢党和政府。看到老何脸上抑制不住的笑容,我心里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
    回家吃过饭后,我准备把没写完的报告写完,一打开公文包,发现一团报纸包得四四方方,层层揭开后,一块腊肉静静地躺在报纸中央,虽只有巴掌大,但我却觉得这已是我收到的最贵重的礼物了。
    “快吃饭,发什么呆呀?等下菜凉了就不好吃了,这块腊肉真的特别好吃,你尝尝,”妻子边说边夹了一块大的放进我碗里,看着碗里油亮鲜香、瘦肥相间的腊肉,我渐渐回过神来,夹起它放进嘴里,一股纯纯的肉香弥漫舌尖,心上仿佛有一股暖流经过,呵,我的老何呀……(资兴市纪委监委  黄耀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