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双牌:一次脱贫质量的“回头看”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4-16 09:39 来源:三湘风纪网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这个春天,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变得沉重而寂静。群众春节生活过得怎么样?农村产业发展受到什么影响?能不能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县纪委书记,我带着这些问题,来到了联系点---麻江镇,开展了一次脱贫质量的“回头看”。
    “新修的水渠质量怎么样?用起来方便吗?”看到正在村产业园内引水灌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蒋云权,我和他聊了起来。
  “水渠质量很好,灌溉到了每一块田头,我们的丰收有保障了”。看着引水渠里“哗哗”流淌的溪水,蒋云权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村里每件工程群众都主动参与监督,做到事事监督、日日监督、人人监督,这些民生工程事关自己的利益,大家监工积极得很呢!”闻讯赶来的廖家村支部书记唐林说道。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你们要吸取河道修复工程质量的教训啊……”我一边走一边叮嘱。
    谈到工程质量,有件事我一直印象很深。2017年7月,麻江镇遭受特大洪灾,导致道路、河道、农田严重损毁。双牌县委、县政府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帮助廖家村修复道路、农田、河道等。然而,2018年5月,河道修复刚刚启动,一则“重建的工程质量太差了”并附有照片的贴子就在网上传出,一时群众议论纷纷。
    “经核实,网帖中的照片与现已建成完工的护岸现场不
符,系整改前的照片。”第二天,县纪委监委派出调查组核实情况,公布了调查结果,对网友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复。
  “如何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到村级事务监督管理中来呢?”2018年底,县纪委牵头,廖家村探索成立民生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村级事务监督管理。
  “桥头江河道段的弯道太多,在修复河道时希望能够截弯取直,更有利于河道的畅通和灌溉沟槽引水分布”、“半屏山峡口河堤多次被洪水冲毁,修复那段河堤要提高水泥标号,重点加固”……唐林一边走一边掏出手机,向我展开“双牌民声”村级微信群的历史聊天记录。 
  “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对群众提出的意见,你们一定要督促施工单位修改完善修建方案,村级事务都要实施阳光监督,让群众满意。”作为联点领导,这是我始终对他们的要求。
  “村里的路灯安装总体方案以及每一盏路灯的安装位置,都征求了群众的意见”。沿着村里新修建的水泥路,唐林告诉我,已脱贫摘帽的廖家村成为永州市乡村振兴“十百千万工程”试点,去年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LED路灯233盏。
    走进村民吴昆林家,他正与妻子有说有笑,不大的客厅收拾得干净整洁,摆放着年前刚买回的大彩电和冰箱,灶炕上方的房梁上挂满腊肉。
    “感谢党和政府,异地扶贫搬迁补贴了我4万元,让我上了红砖房!”吴昆林兴奋地告诉我,他家享受的各种扶贫资金,都和其他贫困户一样,在村里进行了公开公示,接受监督。从山上搬下来后,家里承包种植了10亩酥脆枣,空闲时在村集体产业园打零工,去年收入有7万多。
  发生变化的不只是吴昆林一家,廖家村的面貌更是日新月异。在各级各部门的帮扶下,村里完成河道治理,新修河堤4公里,为了方便群众出行、憩息,沿河建设车行桥2座、沿河亭2个,昔日的浑水河成了休闲风光带。
  在新建成的示范型村级综合服务大楼前,一个4000多平方米广场,另一边就是中心幼儿园。周边119栋居民住房全部完成风貌改造,和2栋古民居融为一体,新改造的3000多米水泥小道延伸到每一户门前,两旁果林成荫、鱼跃鸢飞、鸡鸭成群,一幅静谧、安详的画卷。
  “廖家村春天可踏青,夏天可赏花、秋天可摘果,冬天可钓鱼,一年到这里来的观光游客就超过5万人次,2020年3月18日,被正式认定为湖南省“休闲农业集聚发展示范村”。”一路赶来,唐林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我们要抓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契机,带领廖家村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早日走上致富的大道。”(双牌县纪委监委 李群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