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安乡:危房改造暖人心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4-16 10:17 来源:三湘风纪网

    “雷组长,儿子回来哒,已经到县城的子龙车站了”。看着红瓦白墙,绿树环绕的新居,罗嗲的心里别提多得意了。
    “恭喜你啊!”电话那头传来真诚的祝福。
    “搭帮你们帮忙,我儿子回家才有地方住。过完年,我和儿子给您送土鸡子来吃。”罗嗲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掰了两棵大白菜扔到了鸡群里。
    “吃了牙齿会掉光哦,等鸡生蛋了,你发展生产去。不用感谢我,要感谢赶上了好政策。”
    细雨霏霏,纤陌纵横,仿佛朦胧中远处的身影愈来愈近。
    这站在路旁正给安乡县驻住建局纪检组的雷运华组长打电话的正是危改户罗嗲,他家住大湖口镇夹港村,夫妻俩都是残疾人,还有一个三十多岁在外务工的单身儿子。村里人说起罗嗲一家,都是唏嘘不已。
    罗嗲自己原有一所三间一横屋的房子,但因年久失修,每个房间都是破窗烂瓦、穿眼漏壁的,无法居住又无力修缮,于是举家搬离寄居在哥哥家中。哥哥是个五保户,70多岁了,听力不好,还好哥哥家有三间房一横屋,刚好够两家人居住。历经多年,有一间房也在2014年一次大雨中损毁无法居住,罗嗲的儿子被迫外出务工。
     要说雷运华怎么和罗嗲扯上关系,还得从2018年5月说起。
    “罗嗲,忙啊。”看着正在埋头栽油菜的老汉大声喊到。
    “你哪个,有什么事?”罗嗲抬头看了一眼来人,又埋头做事。
    “我是县纪委雷运华,是您老的扶贫帮扶干部。我想和您聊几句,能耽搁您10分钟?”
    “领导,忙呢。我把这一筐搞完,你看行波?”
    “不急,您慢慢来,我也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栽棉花坨坨儿,我比您快。”说着便跳下田埂。
    就这样,在湿热的泥土上,从棉花说到粮食,再到谷仓、房子,最后说道儿子,罗嗲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这第一次接触,了解到罗嗲无房可住的情况,雷运华紧紧握住罗嗲的手,说道您要有信心,住房安全的事国家现在有政策,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临走前雷运华帮助罗嗲写了一份危房改造的申请交到了村里。
    2018年底,老汉多方求助,皆因无力归还不予借款,最终因筹凑不了资金,只能在最后一个月无奈放弃危房改造。
    雷运华在一次通话中,了解到这个情况也是倍感惋惜,心中一直记挂着这件事。思量一整宿,第二天一早便来到住建局乡镇办再次深入了解危房改造相关政策,多般思量决定以代改代建的方式由乡镇府请专业工程队对其哥哥房屋进行危房改造,罗嗲仅出自有的树木及少量资金,以解决罗嗲及其哥哥住房问题。
    2019年5月,改造工程正式动工了。
    同年10月底,罗嗲的新居完成了最后的收尾工作。罗嗲迫不及待的用自己外壳早已斑驳的手机照下新房的靓影,传送给远方的儿子。
    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
    小年这天,天空高远洁净,柔和的光透过门前的小树,在光洁的水泥地上投下点点光影。
    老罗一手拿刷一手端着浆糊,大门口的方桌上摆放着新春的对联。一阵急促地响铃打破了晨光的静谧,罗嗲拿起手机,显示是儿子的来电。
    与儿子通完电话,老罗把手机紧紧的攥在手里。笑容未退便拨通了雷运华的电话,接着便出现了开头的一幕。(安乡县纪委监委  曾晓琳  梁彬)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