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紧盯三个精准 强化扶贫领域惩贪治乱

“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构要紧扣重点、突破难点,进一步加大扶贫领域案件查办力度”。在衡东县纪检监察系统扶贫专项治理工作调度会上,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强调,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放在首要位置,强弱项、补短板,从精准发现问题、精准收集问题、精准整治问题入手,强化扶贫领域惩贪治乱。
主动出击精准发现问题。统筹县扶贫办、县驻村办、县常态化督查组、各乡镇纪委等部门单位力量,对扶贫工作队及队员以及帮扶责任人的台账资料是否真实全面、整改是否落实到位、工作是否浮于表面或流于形式等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现场纠正履职担责不力、作风不实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教育、早纠正。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对于问题严重或者顶风违纪的,一律严查快办,坚决纠正脱贫攻坚过程中打折扣、搞变通、做选择现象。
畅通渠道精准收集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构通过宣传栏、广播、网络等方式分别公开举报电话,畅通举报渠道。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建立专门台帐,明确核查责任人、办理时限,并向县专治办报备,确保线索不遗漏、不积压。县专治办统一分类、集中分流、跟踪督办。充分发挥“互联网+监督”平台作用,全面公开扶贫政策落实、资金发放使用、项目工程建设等情况,督促有关行业部门及时全面上传、公开政策和数据,对扶贫领域信息实时监督、智能分析,及时处置平台碰撞比对和受理的问题线索。
突出重点精准整治问题。突出对“一季一专题”和财政扶贫资金回头看检查,对饮水安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就业扶贫等8个重点行业开展新的专题检查。压实各职能部门和乡镇的主体责任,逐一对照检查,全面自查自纠,发现的问题要列出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明确措施目标,限期全部整改到位。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县纪委监委设立13个检查组,针对资金量较大、问题较多的薄弱环节以及自查自纠措施不得力、工作走过场的单位进行全面抽查。全面抽查完成后,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发挥专业优势,再次进行专项检查,围绕扶贫资金的申请、拨付、使用环节进行重点解剖,确保整治效果。(衡东县纪委监委 欧俊)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