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雨花:扶贫,用真心扶起信心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4-22 15:53 来源:三湘风纪网

    这天一大清早,黎托街道纪检监察室主任刘福高就驱车20多公里来到跳马镇新田村。这已经不知道是他第几次行驶在村部前这条熟悉的生态小道上了,从村部前绕过去,左拐走过一段水泥路,从分叉路口右拐走过一个塘基,再爬个小土坡就到了扶贫对象刘建兴家了。
    拎着生活物资来到刘建兴家门前的坡下,刘福高就扯着嗓子喊起来:“老刘,老刘,在屋里冒?”   
    “刘主任啊,我在屋里咧,您快进来咯!”老刘一边放下手中正在擦拭的蜂箱,一边麻利地搬来两条凳子。
    “老刘啊,说了很多次了,莫把我当外人,我自己来就可以了。您看,这是给您带的生活物资。”“谢谢!刘主任您太客气了!”老刘笑呵呵地答应着。
    然而,一年前刘建兴一家的光景完全不同。老刘家总共四口人,老刘本人患有腿疾,其妻患有冠心病、腰椎间盘突出等慢性疾病,夫妻俩不能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儿子在外上学,由于专业特殊,一年下来,学费、生活费支出至少3万多元。一家人的生活开支全靠夫妻俩身体状况稍好一些时在外打临工维持。因为家里条件不好,老两口总是愁云密布、唉声叹气。
    一次走访中,老刘向刘福高透露出难言之隐。其女儿已出嫁,女婿因做小生意需要,购买了一辆二手面包车,但按照相关规定,老刘家不能再享受低保政策。生活中的不如意,老刘和盘托出,但仍无法掩饰话语间的伤感、疑惑和不解.......
    走在夕阳的余晖里,刘福高回头望了望土坡上的房子,想着老刘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又遭此变故,心中有些难受。
    在多次走访熟悉情况之后,刘福高根据刘建兴家的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帮扶措施,针对刘建兴夫妻无法长期外出就业、收入不稳定的情况,建议他们发展养殖成本低、收益高的养蜂产业;在街道扶贫办的帮助下,联系专业养蜂企业为其提供优质蜜蜂4箱,并定期上户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其家庭每季度创收近3000元。同时,帮助刘建兴儿子介绍暑期工,申请教育补助,增收6000元,用作学费,大大缓解了其家庭教育支出的压力。不仅如此,不管是惠农政策、生态补助,还是机构救助等,凡是能为老刘家争取的,刘福高一样没落下。仅2019上半年,家庭收入就达15000余元。
    “多亏了刘福高主任,现在儿子有教育补助,假期打工不仅能赚钱,还能积累经验;我们养蜂不需要专门搭建场地,养蜂的同时还能外出打打零工,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老刘兴奋地说。
    如今的刘建兴家,账上的钱多了,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了,两口子对生活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了。今年下半年蜜蜂分箱后,蜂箱由过去的4箱变为了8箱,预计明年养蜂收入还要翻番,老刘感觉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作为扶贫队伍中的一员,刘福高深感扶贫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不光在于物质的给予和金钱的帮扶,更在于对贫困户精神的扶持和信心的重塑。扶贫,要用真心扶起信心。(雨花区纪委监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