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吉首:无人问津的羊肚菌去哪儿了?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4-23 11:31 来源:三湘风纪网

    “张书记,刚才市里的几个大超市找我订货了,还有其他乡镇的羊肚菌种植户说要来我们村学习种养技术。”3月15日下午,湘西自治州吉首市纪委监委驻矮寨镇岩科村扶贫工作队第一支书张一苇接到了羊肚菌种植大户张学武的电话。
    时间回到2018年9月,一次偶然的郊游,张学武来到了矮寨镇岩科村,当他看到成片的土地被闲置,上面长满了杂草时,他心里萌生了在这里发展农业产业的想法。在经过2个多月的深思熟虑后,张学武决定在岩科村种植羊肚菌,并把自己的想法主动告知了吉首市华泰公司和驻岩科村扶贫工作组。华泰公司和岩科工作组听完张学武的想法后,一拍即合,并迅速协调落实。很快,30亩羊肚菌基地落地岩科村农业产业园。一段时间里,张学武带着在基地务工的贫困户忙活了起来,翻耕土地、搭建大棚、除草施肥。付出终会有汇报。2019年初,岩科村当年羊肚菌产量高达6000斤,创收达50万元,其中向园区就业的50余名建档立卡户发放工资15万元,岩科村获得集体资金分红5.8万元。这让整个村子乐开了花。
    2019年下半年,初尝“甜头”后的张学武,将羊肚菌基地扩展到35亩,还新建瓜果蔬菜简易棚地75亩,有的村民也跟着张学武学技术,发展起了羊肚菌种植产业。能人带头,不慌不愁。到2019年底,岩科村120亩现代农业园里“坐”满了各种农业产业,成为了全市农村产业发展的排头兵。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本提前订货的餐馆饭店取消订单,原来的外地订单大户也没有再打电话来订货,市内超市订货量一减再减。眼看着今年涨势喜人的羊肚菌马上就要成熟了,却无人问津,张学武和村民们心里泛起了愁。
    “张书记,这些马上要成熟的菌子不采摘的话就会烂在田里,而且羊肚菌保鲜时间只有三天,摘了之后没人买,也会坏,这可怎么办呀?”3月5日,张学武在微信里跟张一苇说道。
    “销路我们来解决,你们按照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要求,继续做好羊肚菌的管护、采摘工作。”张一苇立即就在电话里对张学武表了态。表了态就要有行动。“小向,你去实地联系市内的大型超市,向他们推销咱们村的羊肚菌,记住一定要给他们介绍岩科村的羊肚菌绿色纯天然无污染的特质,只要上架一定畅销。”刚挂完电话,张一苇就在微信群里安排起来找销路的工作。他自己也第一时间在朋友圈、微信群、QQ群里推销起了村里的羊肚菌,同时也通过多方打听找到了有羊肚菌需求的外地客户联系方式,当起了“推销员”。一个星期之后,张学武的订单电话慢慢得多了起来,不到半个月岩科村的羊肚菌卖出1000斤,收入达8万元。看着一个个客户电话“砸单”,张学武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羊肚菌的销路虽然打开了,但和去年相比,生鲜菌的市场需求还是有些缩水,我们一定要想想其他办法,防止产量集中而导致滞销。”喜悦之余,张一苇想起了村里的科技特派员,联系省农科院、湖南农大等高校教授,引进了羊肚菌烘焙设备,将暂未销出的羊肚菌烘干保存后待售,既保存了羊肚菌的营养成分,也解决了需求缩水导致存货增多的问题。
    “真的非常感谢张书记和工作队,之前我都快放弃了,做好了亏损的准备,没想到这段时间村里的羊肚菌卖了3000斤,收入25万元,还请了更多的乡亲们在基地务工帮忙。”张学武说到。(吉首市纪委监委  田文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