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蓝山:同乐村的“断头路”通了

“有了这条路,我崽拖竹椅子去集市上卖就方便了,再也不用赶早摸黑绕远路了!”4月10日,蓝山县新圩镇同乐村的王来军老人站在家门口望着儿子开着三轮车远去的背影难掩喜悦道,“多亏了杨书记这条困扰我们多年的‘断头路’才得以修通。”
“和南湾村通了水泥路后,两村居民关系都融洽了,村里也变漂亮了!”同乐村支书雷渊秋看着村里铺好的水泥路介绍道,“这条堵心路能修通,着实不易啊!”
这条650米长,4.5米宽的“断头路”,为何牵动众多关注目光?答案一是这条路实在是太颠簸了,“车轮卡进去,半天上不来。”“天气差一点,双脚都不能平稳沾地,成为‘悬挂人’。”道路年久失修坑洼不平,群众堵心,两村群众怨声载道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往返返。答案二是这条路太费钱了,由于这段路不属于任何一个行政村,南湾村和同乐村又长期各自为政,两村委就经费问题久久达不成共识,所以修路一事就耽搁了。
“道路是乡村正常运转的基本要素,而‘断头路’就是梗阻,严重影响了附近村民的出行。”同乐村驻村干部—新圩镇纪委书记杨少华知晓情况后,决定将打通‘断头路’作为头等大事。
“没钱怎么修路,这就是个‘老大难’。”同乐村支书雷渊秋谈起修路就直摇头。为解决这一问题,杨少华一方面和村两委积极发动群众捐资投劳,经过两个星期的走村入户宣传筹措到资金3.5万元;另一方面协调扶贫工作队采取申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县扶贫帮扶单位支助等方式筹措资金23.4万元。最终,所需资金得到全面落实,“断头路”得已修通。
全村最关键的一处“断头路”成功修建,让附近村民看到了希望,也激发了群众的修路热情。为了彻底解决群众的出行问题,实现户户通水泥路的最终目标,杨少华和村两委又乘势而为,依托脱贫攻坚政策,整合各种项目资源,修通了水冲郭家至黄家路段、同乐村通组公路、环村路等公路。
如今一条条笔直宽阔的“致富路”“便民路”在新圩镇纵横交错,发展之路正在百姓门前铺就,幸福之路正在百姓心中延伸。(蓝山县纪委监委 秦英)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