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区:“五个精准”深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

在脱贫攻坚工作进入攻城拔寨决胜期的关键时刻,天心区纪委监委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战各项目标任务,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突出“四不摘”任务落实主线,以“五个精准”监督护航“精准扶贫”。
精准定位,主动融入大局。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在全区脱贫攻坚工作部署会、区纪委全会、“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百日竞赛活动、执纪审查工作会等重要会议上作出部署,压实各级党组织工作责任,持续释放从严执纪的信号。先后制定出台区委脱贫攻坚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基层“小微权力”清单和《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做到上下同向发力、步调一致。
精准聚焦,坚持问题导向。将扶贫领域延伸至民政救济、农林水利、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紧盯涉及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等重点环节,聚焦弄虚作假、阳奉阴违,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查扶贫领域项目建设工程质量把关不严,导致质量不合格甚至出现“豆腐渣”工程等问题;严查扶贫领域干部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落实不到位、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和监督执纪不到位问题;严查优亲厚友、挤占截留、克扣挪用、虚报冒领等向扶贫款物“动奶酪”等群众身边微腐败问题,对国家各项惠民惠农补贴资金进行全过程监控、管理。
精准定策,监督方式多样。紧盯扶贫领域工作作风、腐败问题、责任落实“三个重点”,建立脱贫攻坚暗访检查制度,联合财政、审计等部门,采取随机走访、明察暗访、重点核查等方式,对贫困户识别、产业项目推进、扶贫资金兑现、干部工作作风等情况暗访监督,了解脱贫攻坚真实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把监督触角延伸到最基层。2019年以来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检查8轮次,对脱岗离岗、帮扶干部作风漂浮、项目资金落实不力等问题公开通报,对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约谈提醒,对典型人和事调查处理。
精准查处,形成有力震慑。充分发挥“信、访、网、电、微信”五位一体举报渠道作用,公开举报热线,公开14个街道信访举报电话,在96个行政村(社区)设立投诉意见箱,聘请486名廉情信息员,建立与扶贫、财政、审计、农业等部门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对问题线索综合运用“四种形态”处理,对性质恶劣、情节严重、较为典型的基层腐败和作风问题,严查严办,对典型案件一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强化高压震慑;对扶贫工作不务实不扎实、结果不真实、发现问题不整改的,严肃追究主体责任,真正把责任压下去,把纪律立起来,以实实在在的正风反腐成果,维护贫困群众利益,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
精准治理,促进长效发展。针对查处的扶贫领域典型案件,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提出强化源头治理、防范廉政风险的意见和建议。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全过程、全方位、公开透明的扶贫资金项目监管机制,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确保项目和资金安全运行。制定出台了《天心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天心区财政扶贫项目管理办法》,实行专账管理,保障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制定印发《关于严明脱贫攻坚工作纪律的通知》,要求驻村干部住在贫困户、吃在群众家、扎根在基层,真心实意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指导发改等部门及时修订《扶贫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建立群众代表全程参与监督扶贫项目制度,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形成长效监管机制。(天心区纪委监委办公室)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