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岳塘:扶贫路上不错一户、不漏一人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5-12 17:32 来源:三湘风纪网


    “你好,请问是霞城街道纪委不?我要举报岳塘村,我家里也贫困,怎么没有人来帮扶我?”
    “您好,感谢您的举报,我们会逐一核实相关情况,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方便我们及时与您联系。”
    从电话中得知,这位举报人是岳塘村的村民,名叫李某,眼看周边的贫困户都有了帮扶对象,每个月都有人上户走访,有的还送米送油,自已家啥也没有,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就打了举报电话,想为自己的家庭也争取一份。
    挂断了电话,霞城街道纪工委书记袁冀钢带着街道纪工委人员就此事展开了调查,他们先来到李某家附近,听听邻居的看法。从邻居口中得知,李某人一家并不困难,应该没有达到贫困户的标准。袁冀钢心里生疑问:“家庭条件不困难,却要申请扶贫资金,是想套用扶贫资金还是另有隐情?”
    带着疑问,袁冀钢又走访了几位邻居。
    “我经常看到他开车呀,那应该是他自己的车吧。”
    “他家还有一套私房在出租,就在这附近,那里他自己的房子,我可以作证。”
    有车、还有房子出租,看来还真不贫困。看到逐渐明朗的调查结果,袁书记放开了紧皱的眉头。实地取证之后,袁书记又向相关单位调取了李某的收入和财产情况。
    经核实调查,李某本人在长沙一幼儿园当司机,每月有固定的工资收入,其妻子在湘潭打零工,自家在村里的私房也已出租。李某家各项收入加起来,根据精准扶贫的政策,并不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范围。
    带着厚厚一叠调查结果,街道纪工委再次来到了李某家,与他面对面进行了交流,通过逐一举证解释和政策解读,李某对自已的行为感到非常后悔。
    “袁书记,我之所以举报村干部的不作为,把我漏评了,是我过年回家时,看到村干部到处在下户在宣传精准扶贫政策,村里面随处可见扶贫的宣传海报,但是就是没到我家来,我长期在外,以为村干部把我忘了,所以我才打的电话。书记,我现在好后悔的,其实我家确实不困难,但是没想到我的一时兴起的一个电话,给你们添了这么大的麻烦,真的不好意思了,我也对这个调查结果很满意,谢谢书记了。”
    虽然这次的“漏评”是一个乌龙事件,但是举一反三,街道还是发现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在宣传上,有的村还是没有做到全覆盖,部分群众特别是一些外出务工人员和未住村人员对精准扶贫政策还是不了解。此次调查结束后,街道纪工委再次要求各村继续加大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特别要采取微信、短信等多种联系方式,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和长期不住村人员的政策宣传,政策宣传覆盖率要达到100%,切实做到扶贫路上不错一户、不漏一人。
(岳塘区纪委监委 郭子佳 郭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