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通道:侗家阿婆的贴心“孙女”

“阿婆,您老最近身体还好吧?”
“阿婆呀,家里要是有什么困难,您不要不好意思跟我说啊。”
......
3月初,通道县纪委监委干部孙运辉来到坪坦乡大坪村已脱贫户杨意农家里走访。疫情一直向好,侗乡大地回春,这是她今年春节过后的第二次上门走访。
杨意农,是孙运辉在坪坦乡大坪村的结对帮扶对象之一,早已顺利脱贫。
“杨意农一家就两个人,他母亲已经81岁,耳朵不好使,要大声说话才听得见。杨意农一年到头在外打工,一般过年才回来,打工收入还过得去,就是苦了阿婆,她一个人生活让人有点不放心。”每当谈起结对帮扶对象杨意农一家,孙运辉的话语间总有一丝抹不掉的牵挂。
自2018年4月孙运辉调入县纪委监委工作以来,就一直与杨意农一家开展结对帮扶,一晃两年过去,现在是越帮越亲,越走越近。
“感谢政府有这么好的政策,现在唯一不放心的就是儿子的婚姻大事还没着落,要是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儿子成家,我这个老太婆就心满意足了……”阿婆跟孙运辉已经是无话不说了,也经常在孙运辉面前唠叨儿子的终身大事。
杨意农已经40多岁了还单身,这也是他老母亲的一块心病。
“阿婆,您不要太着急,儿媳会有的,孙子也会有的。”这时,孙运辉总就在一旁不厌其烦地听她唠叨,耐心的安慰劝导她。
饱经沧桑的阿婆虽然年过八十了,但是记性还比较好,孙运辉第一次去她家走访,阿婆就记住了“纪委小孙”。打那以后,她每次在村里碰到进村走访的干部就会主动向前询问小孙来了没有,同事们都说阿婆想小孙就像老人思念自己的亲孙女一样。
“你们今天进村走访如果碰到杨意农的母亲,麻烦你们告诉她我今天没空下村,过几天再去看她。”有时遇到特殊情况不能与同事一起进村走访,孙运辉就会及时让同事带话给阿婆,免得总是挂念自己的阿婆不放心。
由于阿婆耳朵不好使,在电话里很难沟通交流,所以一般情况下孙运辉都是上门交流,与阿婆面对面的零距离交谈,宣传扶贫政策,完善扶贫信息采集,忙里忙外帮家里搞搞卫生,为老人家排忧解难。
2019年中秋前夕,孙运辉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阿婆已经80岁了,但是还没有领到高龄补贴,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孙运辉马上联系工作队和扶贫办,告诉阿婆有了结果就会第一时间通知她。
孙运辉咨询了县民政部门、乡里的民政办和村里相关负责人,在全面了解农村高龄补贴的相关政策及申报程序后,帮助阿婆收集整理申请资料,同时跟踪督促相关村干部做好登记、申报工作。12月初,阿婆就第一次领到了高龄补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纪委小孙就像我的亲孙女一样,耐烦得很,我亲儿子不在身边,她来了,我就放心了!”阿婆与村里老人在一起闲聊时经常这样夸孙运辉。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杨意农赶回来过春节后,就一直还没出去务工。一开始,以为是他想在家里多陪陪老母亲,当县里出台鼓励政策,2月10日以后到3月30日前外出务工可以再享受一次交通补贴,小孙打电话给杨意农宣传时,杨意农在电话那头犹豫了一下,才说道,他一直务工的厂子受疫情影响,大幅裁员,他失业了。小孙忙安慰他,说不要着急,我去跑跑看。
挂了电话,小孙立即到人社部门了解今年的就业招聘情况,得知美的公司正在招聘员工,还有专车送到厂里,孙运辉赶紧跟工作人员介绍了杨意农的情况,对照招聘标准,刚好符合条件。小孙马上把这一好消息告诉了杨意农,叮嘱他准备好行李准备外出,杨意农当天就赶到县城指定地点,统一乘车去了美的公司务工。
疫情防控极其紧张,纪委监委的工作压力也格外沉重,这一晃就到了3月中旬,放眼窗外,已是万物复苏,春光无限。
孙运辉第二次来到杨意农家走访。一见面,阿婆就说,谢谢你啊,小孙,意农说多亏你帮忙,他才能重新找到工作,已经出去好几天了。孙运辉连忙摆手道:“阿婆,这是我应该做的。”接着把300元慰问金递到老人手里,要阿婆收好了。与往常一样,这次孙运辉还是与阿婆一边拉家常,一边耐心地宣传扶贫、惠农等相关政策。临走,她还是很不放心阿婆,又反复交代阿婆,外面的疫情还没有解除,要尽量少出门,不要到鼓楼里聚集聊天,不要......
一天入户走访下来,加上最近在单位连续加班熬夜,回来的路上孙运辉倍感疲倦,上了车不一会就睡着了。恍然间,好像听到阿婆的声音,小孙,这些年在你的帮助下,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你看,意农都娶媳妇了,还给我生了个白胖孙子......
到家该下车了,同事摇了摇还沉浸在梦中的孙运辉,她这才苏醒过来,嘴角还带着微笑。孙运辉揉了揉眼睛,略带神秘地告诉大家,恰好我姓孙,有幸能当阿婆的孙女真的很幸福,刚刚还做了一个美梦。 (通道县纪委监委 陆尚志 覃婕)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