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北湖:爱心手机助学“小风波”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5-13 15:39 来源:三湘风纪网

    “小曹,麻烦你帮我看下怎么用手机上网课,我家读小学四年级的孙子没有办法上课。”3月中旬的一天,我正在村扶贫办公室整理扶贫资料,七十多岁的王大爷带着小孙子走进办公室,一边掏出手机一边急切地对我说。
    由于新冠病毒疫情影响,今年寒假按要求相应延长,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进度,各个学校都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了线上教学活动。
    我定眼一看,老人掏出来的是一部老式按键机,根本没有进行网上听课的功能。
    两年前我被派到村里任扶贫工作队员,对老人家的情况,我最清楚不过了。他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小孩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改嫁他乡,小孩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我告诉他爷孙俩:“网络学习需要智能机,您这部手机没有这个功能。”听完我的话,老人的神色一下子暗淡下去了。
    看到老人家满脸失落,根据他们家里的情况,不用问我也知道老人家的难处,肯定是因为家里没有智能手机。想起我还有一台闲置的旧手机在宿舍,我一路小跑回到宿舍将自己闲置一年的旧手机找了出来,让老人家先拿回去用。
    看着这爷孙俩开心地离去,我的内心却依然沉重,因为我意识到,类似的家庭肯定不止一个,就算有些家里有智能手机,可是若有几个小孩需要同时使用,那么手机依然不够分配。他们又该如何进行线上学习?想到这里,我立即与村干部商量,提议发动全村的帮扶责任人和社会爱心人士向贫困户捐赠闲置智能机,供孩子们学习使用。
    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安排,这一举措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积极响应和配合。然而,问题也接踵而至。
    正当我踌躇满志,以为一举可解决贫困户小孩不能线上学习的问题时,一连串电话又把我打得灰头土脸。其中有个帮扶责任人说到:“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家里明明没有智能手机,却硬是说不需要。”甚至有个帮扶责任人直截了当地说:“打电话时说没有,送到他家里又说不要,我猜是小孩子不想学习,没有智能手机正合他意。”
    带着满腹疑虑,我戴着口罩逐户走访村里的贫困户寻求答案。在一家贫困户了解情况时,孩子的父亲特意把小孩支开,他说:“您不知道,我家小子自尊心特别强,他怕上网课的时候同班同学说他家里明明没有智能手机为什么可以上网课,是不是偷来的。”
    听完后我恍然大悟,自己也是农村出身的,越是这种情况自尊心就越强,内心也越担心同学的猜疑。我接连走访了几户人家,那些拒绝捐赠的基本都是高年级学生,正是自尊心最强的年纪。
找到原因之后我开始对症下药。首先我联系到镇上中心学校校长,请他安排学校老师宣传我们的扶贫相关措施,让大家知道,我们可以保障全体学生都有智能手机等学习设备,从源头上杜绝个别同学的猜疑。另一方面,我们积极与学生本人沟通,做其思想工作,打消他们心中的顾虑。
经过我们扶贫工作队与学校、学生家长和帮扶责任人的共同努力,全村62户102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线上学习设备全部得到保障,孩子们都如愿以偿加入到线上学习当中。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教育扶贫在整个扶贫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在疫情之下能通过这种方式为贫困户尽自己一份力量,我甚感欣慰。同时,通过这件事也提醒了自己,在帮扶工作中要充分了解贫困户所思所想,避免好心办坏事。(北湖区纪委监委  曹仪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