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主动作为 精准施策 助力教育扶贫攻坚

自全市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监督检查工作部署以来,市纪委市监委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主动靠前谋划、认真对标对表、强化精准监督,为做好全市教育扶贫攻坚工作助推力、开好头提供了坚强的纪法监督保障。
一、主动靠前谋划,压实压紧“两个责任”。坚守职责定位,自觉压实监督责任,主动靠前谋划,在3月初制定出台了全年工作要点,把抓好教育扶贫监督作为全年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关口前移,在方案制定、工作措施和保障等方面提前介入监督,压实压紧市教育局扶贫攻坚主体责任。建立定期会商研判机制,加强对教育局扶贫工作指导,共同解决监督难题。会同市教育局成立7个联合暗访督查组,每个暗访组安排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对暗访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督检查。同时对暗访工作监督情况及时向市教育局反馈,并督促问题整改。在联合暗访组督查工作基础上,随机抽取对象户进行明察暗访。通过明察暗访,及时掌握监督单位开展教育扶贫攻坚工作第一手资料,有力督促教育行政部门、后盾单位、驻村帮扶干部进一步落实责任、优化作风、细化举措。截止到4月10日,联合暗访督查组发现涉及就学、资助、基础信息、群众满意度问题共计538个,已全部交办,限期整改,向全市通报一批教育扶贫典型问题,并向各县市区政府函告问题清单内容。
二、认真对标对表,聚焦重点难点监督。认真贯彻执行市纪委监委工作部署要求,聚焦教育扶贫监督重点、难点问题,对标对表,出台执行“一要点、一清单、一表格”。一要点为2020年全年监督工作要点,即为总领;一清单为教育扶贫攻坚工作监督责任清单,即为目录;一表格为教育扶贫攻坚工作监督暗访记录表,即为台帐。三者层层递进,相辅相成。工作要点明确把教育扶贫监督列为全年重点工作抓实抓好。监督责任清单严格对照市纪委《关于印发〈决战脱贫攻坚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认真梳理教育扶贫攻坚监督检查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责任清单以问题为导向,把教育扶贫攻坚监督检查工作内容细分为8大项,每项附有具体的工作措施,确保了监督检查工作有的放矢,精准高效。监督暗访记录表包含结对贫困户基本信息、就学、资助情况、驻村干部驻村、走访情况等内容,有详细的填报要求及标准,是监督责任清单进一步细化并表格化,使其更具有操作性。
三、强化精准监督,督促问题整改落实。紧盯教育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突出问题,把精准发现问题、准确定性问题、及时反映问题、推动问题整改作为根本任务。一是提升能力。认真组织学习脱贫攻坚政策、业务知识,尤其是加强教育扶贫攻坚相关政策、业务知识学习,重点学习工作内容、具体标准、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作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提升精准发现问题的能力。二是做实措施。在学深悟透扶贫政策基础上,分析研判教育扶贫工作短板、问题,带着问题开展点对点“手术式”监督检查。4月7日至9日,该组对监督单位驻村干部、扶贫后盾单位开展了第一轮明察暗访。检查组先后深入渌口区朱亭镇、淦田镇,醴陵市官庄镇、左权镇,攸县皇图岭镇等3县5镇7村41户贫困户,发现后盾单位、驻村帮扶干部尽职尽责,扶贫工作有成效、有亮点,但还存在个别学生基础信息不准、重复发放资助、政策宣传不到位问题,个别学校存在违规补课现象。检查组一并检查教辅材料征订、中小学食堂、违规补课等问题,继而由教育扶贫延伸至办学行为、师德师风方面监督检查,做到应发现尽发现。三是强化督改。加强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的分析研判,分门别类列出问题清单,交办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并及时跟踪问题整改成效,杜绝当甩手掌柜,一交了之。建立提级查办机制,对重大问题、反复交办整改不到位、工作不实、作风漂浮等问题,提级查办推动问题整改。同时严肃查处考核验收中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弄虚作假以及脱贫摘帽后“四不摘”政策落实不力及教育扶贫领域腐败和突出作风问题。(株洲市纪委监委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