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华容:15.2万元扶贫资金“物归原主”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5-22 08:53 来源:三湘风纪网

    “您住的房屋还满意吗?享受了哪些扶贫政策?”这是今年3月下旬,在新河乡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华容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落实“开门接访、进门约访、登门走访、上门回访”活动,挨家挨户走访贫困户中的一幕。
    “易地搬迁产业后扶资金给您发了多少啊?”走访人员走访陈爷爷时问道。
    “我的2亩田地交给合作社种了,一共给了我3200元。”陈爷爷是五保户,虽然72岁了,但思维仍很清晰,很清楚地记得合作社给了3200元,其中2亩田的租金是每年400元。经反复确认,陈爷爷确实只领到了3200元钱。
    听到这个数字,走访人员心里纳闷了。该安置点2017年建设完成,贫困户也于2017年安置住进来,按道理易地搬迁产业后扶资金有6000元,到2019年底就已发放完毕,更何况还有产业扶贫资金,到陈爷爷手上的钱不可能只有3200元,难道中间有贪污侵占行为?
    走访人员又走访了几户与陈爷爷类似的五保户,发现36户38人住在集中安置点的五保户都存在相同的情况,自搬进安置点以来,除了合作社发过1次2000元的分红外,再没有从合作社领过钱。
走访人员到乡扶贫办调查了解真相,乡扶贫办告诉我们,全乡易地扶贫搬迁户的产业后扶均由德红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承担,由合作社发放产业后分红。2017年的钱已由合作社自己向帮扶对象打卡发放,2018年和2019年的分红是一次性发放。
    走访人员又赶到德红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法人李某告诉我们,由于帮扶的老人集中居住在乡敬老院(一墙之隔,一同管理),就委托敬老院党支部书记周某代为发放,2019年11月底,合作社已经将36户38人的全部分红资金(每人4000元)共计15.2万元打给了周某,具体情况要问周某。
    走访人员并没有直接询问周某,而是从合作社李某处查到向周某打卡的账号,调取了周某个人账户的银行流水,发现其个人账户在2019年11月22日确实打入了一笔15.2万元,但其在今年1月6日从这笔钱里取出了10万元,1月14日又存入10万元。
    找周某了解情况时,周某解释由于年底较忙,后来又忙于疫情防控,一直没时间,因此没有及时将产业后扶资金发放到位,表态马上将钱发给易地搬迁户。对于其中取出存入10万元的事情,周某承认是其表妹年底前急需一笔钱进货,就从其中取出10万元借给她,后来意识到这是扶贫资金,就让其表妹赶紧还了,后来一直忙于疫情防控,就将发放分红的事情耽搁了。走访人员将该问题线索及时移送给了县纪委监委案管室。
    4月初,周某因挪用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后扶分红资金,受到党内警告处分,36人的分红共计14.4万元已发放到位,另2人由于资金发放前已死亡,0.8万元上交财政。
    “周某挪用扶贫资金案从发现问题线索到结案,前后不到半个月,县纪委监委坚持快查快结,优先处置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严查扶贫领域‘微腐败’,切实保障贫困群众的利益。”参与案件查办的人员如是表示。(华容县纪委监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