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宁远:“下沉一线”贴身护航脱贫攻坚战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5-27 10:21 来源:三湘风纪网

    2019年以来,宁远县纪委监委聚焦脱贫攻坚大局,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在精准发现问题上下功夫,在严查快办上发力,在严肃问责上较真,在建章立制上施策,坚决扫除扶贫路上的“拦路虎”,推动专项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向“神经末梢”延伸。
    一是问题线索在一线搜集。充分发挥信访“情报站”作用,高标准建设纪检监察信访举报中心,率先开通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网络平台,在县、乡、村设置专门的举报箱,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收到涉贫问题举报182件。坚持开门接访,每周一安排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坐班接访,13个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31个职能部门分管领导每个工作日轮流接访,受理群众涉贫信访举报116件。扎实开展“春雷行动”、纪检监察干部“大下访”活动在乡镇集市“摆摊设点”接受群众举报,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进村入户上门摸排问题线索726条。
    二是执纪力量在一线集中。充分发挥乡镇纪委在专项治理中的主力军作用,大力开展“乡镇纪委在行动”,乡镇纪委立案151件处分151人,占全县立案总数的56.34%。扎实推进监察体制改革,县纪委监委机关监督执纪一线力量占比达到81.3%,政务立案109件处分109人。创新推行纪检监察片区协作机制,将全县20个乡镇(街道)、122个县直单位划分为4个纪检监察协作区,对口成立4个协作组,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把关、统一考评,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优先受理优先处置,复杂案件交叉办、重点案件提级办、疑难案件协作办,坚决斩断扶贫领域“黑手”。扶贫领域立案176件,处理处分686人,移送司法机关 7人,追缴违纪资金796万元,通报曝光典型案例143件。
    三是专项治理在一线发力。紧盯易地搬迁、危房改造、产业扶贫、工程项目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同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二级机构集中整治、重点涉农资金专项清查等各类专项治理,大力推进“打伞破网”,确保扶贫领域风清气正、扶贫项目资金安全运行。其中,二级机构集中整治摸排问题线索405条,查处问题303个,立案72件,处理处分288人,追缴资金544万元。对406个村村级财务进行清查审计,追缴违纪资金28.29万元,查处违纪违规党员干部18人。
    四是宣传动员在一线覆盖。坚持群众路线,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群众广泛参与专项治理,积极配合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充分利用廉政宣传栏、村务公开栏,及时公开扶贫政策、措施、项目、资金等落实情况,发放惠农政策“口袋书”5万册、专项治理公告0.3万份、举报卡片3万张、调查问卷10万份,拍摄制作本土题材廉政微电影《蝇贪》《芙蓉王村支书》《迟来的忏悔》在县内主流媒体展播。在全省率先开展“村村响”廉政宣传试点工作,每天定期播出《清风侠在路上》节目。扎实开展“送纪法下乡”活动,演出廉政戏曲26场次,发放宣传资料4万份,接受群众咨询上千人次。率先成立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督导办公室,抓早抓小抓平常,开展专项治理集中谈话4次、县乡村三级一对一谈话2258人次。
    五是治理效果在一线展现。创新开展“纪委请你来监督”活动,印发廉政挂历0.6万本、致党员干部群众公开信1万封、免邮费举报信封0.3万个、宣传资料2万份。大张旗鼓开展“纪委喊你来领钱”活动,集中退还群众款物5场次,进村入户退还款物46户(次),共计退还群众资金470.83万元,做到违纪资金追缴“颗粒归仓”、退还群众资金应退尽退,提升群众获得感。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大胆使用容错纠错机制,及时为受到不实举报的382名党员干部澄清正名,保护和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热情。
    六是长效机制在一线建立。大力推进村级事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在每个村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2019年全县共召开村(居)务监督例会2748次,反映扶贫领域村务不公开、财务不透明的信访量同比下降64.73%。建立完善“互联网+监督”平台、扶贫资金“四方监管”机制,实现所有扶贫项目资金和村级财务“网上可见、手机可查、张榜公布”,共公示项目资金目录169个资金29.7亿元。针对专项治理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漏洞,督促制定完善《宁远县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涉农资金整合使用管理办法》《宁远县村(社区)干部“十个一律免职”处理规定》等各类制度42项,从源头上筑牢防范风险的坚实“堤坝”。(宁远县纪委监委 唐振军 蒋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