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岳阳:夜访贫困户 深情暖民心

“杨爹,准备休息了吗?我们是市纪委的督查干部,来您这里了解一下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要的。我们就到屋里坐吧”。
5月12日晚21点20分,湘阴县湘滨镇复兴围村的田野蛙声一片,来了几位不速之客。岳阳市纪委监委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杨馨云、吴宏,驻村帮扶干部方白天督查走访6户贫困户后,趁着夜色,打着手电简来到贫困户杨义家中,了解杨义的生产、生活情况和帮扶情况,在嘘寒问暖中体察民情,在家常里短中收集问题。杨义当天一大早出门了,晚上才回家。
“您家里现在几口人?”“我、儿子、孙子、孙女共四个人吃饭”。督查队与贫困户的一场“面对面”的交流开始了。
“您知道您的帮扶人是哪位?他经常来吗?”“这个我知道,是湘阴县农机服务中心干部黄立仁同志。他经常来,给我送些米啊、油啊、肥料等,还时不时间我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现在的干部工作尽心尽责,服务群众热情周到。我们很满意。”
“只要您满意就好。您去年家庭收入大概是多少?主要来源哪些方面?”
“去年家里大概收入2万多元,收入来源种田、养鸡鸭,主要部分是国家扶贫政策给的一些补助。”
“那您享受的国家扶贫政策补助有哪些呢?”
杨爹扳开手指头,脸上挂满笑容:“这个大概了解。我们全家4口都享受国家低保,每人3600元;孙儿、孙女在上学享受教育补助2500元;酬塘湖光伏发电项目补助3000元;还有医保免缴等政策呢。说实话,现在的政策真是好,做梦都不敢想。身体好、家庭好,一切都还好。”
正说话间,杨爹的儿子带着孙子从外面回来了。看到屋里来了这么多客人,他也过来询长问短。杨爹的儿子前些年因意外摔伤做了开颅手术,术后留下半身麻木的后遗症,得靠经常吃药才能缓解症状。
看到儿子,杨爹说道:“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解决儿子就业的问题。前两个月他跟村里的人去广州打工,因为随身带的药吃完了,没有及时去买药吃症状发作,加之疫情影响就辞了工”。
“我是很想出去打工贴补家用,只怪身体不好,一不吃药左胳膊立马就出现麻木症状。吃药的话家里经济也不是很好,每月要额外支出几百元。”杨爹的儿子补充道。
“杨爹,您家里的情况我们十分清楚。”在场的驻村干部说道,“去年底我还专门向单位工会给您的儿子申请500元的特困补助。您儿子的就业间题,我们已经联系县扶贫办,请扶贫办协调给您儿子找个合适的公益性岗位,到时就可以直接上岗了。”
听了驻村干部的讲述,杨爹略有忧郁的面色瞬间消失:“那就好,真是谢谢你们了!这些年,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为我们付出了不少,谢谢党、谢谢政府、也谢谢我们常年驻村帮扶的干部。”
“夜访既不打扰群众白天的劳作,夜晚气氛比较轻松,能够听群众心声,解老百姓的难题。”督查人员返回住所时已是深夜,微风拂面,蛙声阵阵,星光点点,沁人心脾,倦意全无。(岳阳市纪委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