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绥宁:“牛羊倌”的5万元扶贫小额贷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6-04 10:05 来源:三湘风纪网

    “短短几个小时就到账了,搭帮书记的牵线帮忙,接下来我可以用这笔钱把养殖规模再扩大些了。”5月13日下午,家住绥宁县黄土矿镇源头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刘郁来在镇农商银行拿到了5万元的扶贫小额信贷款,脸上满是激动的笑容。事情还得从几天前的脱贫攻坚“护航行动”入村督查说起。
    5月13日上午,该县纪委书记唐远伟来到刘郁来家中进行入户走访。在与刘郁来交谈后得知,刘郁来今年41岁,家里5口人,3个女儿有2个是聋哑人,加之妻子体弱多病,2016年刘郁来一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穷志不穷,这位朴实的山里汉子没有被生活的重压打趴下,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他撸起袖子与贫困斗争,2018年全家顺利脱贫。
   听到昔日的贫困户如今成了养殖户,唐远伟很是高兴,“老乡,你的养殖场规模如何啊?”
    “规模不大,目前只有30多头黄牛、100多头黑山羊。”刘郁来有些羞涩地说道。
    “那你这‘牛羊倌’当得不错啦,可以带我去看看吗?”
    听到唐书记对自己的养殖场感兴趣,刘郁来开心地站起身来引路。
    在养殖场里,牛羊们正在悠闲地迈着步子,哞哞、咩咩声此起彼伏。刘郁来介绍道,他的羊是去年下半年才开始养的,牛的市场现在很大,根本不愁销路,每头牛根据重量基本能卖到6000多到10000元不等,利润还是可以的。
    “你靠着自己的双手甩掉了穷帽子,家里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很不错!有什么困难吗,都可以向我们反映。”
    刘郁来害羞地摸摸后脑勺,“唐书记,不瞒你说,困难还真有。我一直想把这个养殖场的规模再弄大点,年前我到贵州一个养殖场相中了10头繁殖能力强的母黄牛,很想买回来,可是现在手头上没有那么多的资金。”
    “你敢干敢闯,很好!这个困难我来帮你想办法解决。”在了解到刘郁来的这块心病之后,唐远伟立即叫来镇村干部、扶贫队员和银行信贷员,为刘郁来开辟了扶贫小额信贷绿色通道。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在认真核实刘郁来的家庭基本情况、收入支出和发展产业意愿等方面的情况后,根据金融贷款条件现场签订了贷款合同。
短短几个小时,刘郁来就接到了银行信贷员的电话,告知其5万元贷款已经到账。
    “谢谢你们,你们放心,我一定把这5万块钱用在刀刃上,买好种牛扩大规模,通过产业发展让自己的生活越过越好。”从柜台取出这笔沉甸甸的钱,“牛羊倌”刘郁来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绥宁县纪委监委 唐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