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沅江:聚焦一线监督 护航脱贫成色

“你们管区有多少人?有多少建档立卡贫困户?还有多少未脱贫?”
“我们管区一共有552户169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0户322人,现在全管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均已实现了脱贫。”
“脱贫效果怎么样?能不能稳住脱贫成色?危房改造贫困户的钱是否到位了?”
“我们管区的脱贫质量还是比较高的,人均超过当年省定脱贫标准还要多一两千左右,一些建档立卡贫困户到了退休年龄后可以领到委场的一千多元退休金呢。”
这是5月14日上午10时左右,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的同志冒着瓢泼大雨深入漉湖芦苇场合兴洲管区开展扶贫入村督查工作时,纪检监察组组长孙湘晖对话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谢益雨的场景。
随后,纪检组通过组织驻村工作队成员及管区两委班子成员召开座谈会,讲明此次入村督查的目的及意义,参会人员均表态表示支持本次入村督查。本次督查采用了现场查看扶贫资料、电话抽查、上门走访贫困户等方式展开。本次督查期为2天,共走访群众15户,接待群众23人,电话抽查群众5人,召开座谈会2个,实地察看现场2处,发现立行立改问题3个,发现问题线索1个。
通过本次入村督查,纪检组的同志深刻感受到产业扶贫是“造血机”,要强化产业带动作用,健全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流转土地、扶贫资金注入帮扶合作社或企业,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更大利益分红,稳住脱贫成果,提升脱贫成色;危房改造是“安全屋”,要将上级部门下拨的危房改造资金尤其是贫困户的危房改造资金按户足额发放到位,要严防“撒胡椒粉”式拆分发放,确保贫困户的危房改造资金到位,提升危房改造后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兜底保障是“硬气功”,要精准识别,规范纳入,有效跟踪,将符合兜底保障要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保障的“笼子”,实现应纳尽纳。
当天走访完抽定的最后一户贫困户时已是晚上八点多钟,走在合兴洲管区的乡村道路上时,虫鸣声此起彼伏。纪检组孙组长队对纪检监察组的同事深情地说:“这次入村督查工作对我们驻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来说很有意义,贫困户对扶贫工作的要求很高,期盼很深啊!对上级有关的扶贫政策是积极支持的,我们纪检组就是要在贯彻执行的‘最后一公里’上做好督促,履行好我们的工作职责,做到精准监督,确保扶贫工作的效果不打折扣,护航脱贫成色。” (沅江市纪委监委 甘局)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