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入村督查手记】常德:龙池河村入村督查工作散记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6-04 17:21 来源:三湘风纪网

    5月19日-20日,根据安排,我和干部监督室易先珂一起到石门县壶瓶山镇龙池河村走村入户,以“四不两直”的形式对龙池河村扶贫工作情况进行了督查检查,重点聚焦“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情况。本来,先珂的责任村在同镇的九岭村,但我和他一来年纪相近、志趣相投,二来工作经历互补,我对基层工作比较熟悉,而他细致入微是查案老手,三来我们两个村相隔不过20多分钟车程,一起行动既确保安全又互帮互补还不耽误事,晚上睡在一起还能相互监督。和他商量后,决定还是一起走,不过龙池河村以我为主,九岭村以他为主。在龙池河村的2天时间里,我们在田间地头穿梭来了大约30多公里的行程,扎扎实实走访了7个农户,接待了群众10人次,有很多的感悟,也收获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一、分类抽选,带着问题走访
    龙池河村在壶瓶山镇政府西北方向20公里,村中群山环绕地形复杂,人居分散坡陡路峭。全村面积29.4平方公里,共有296户972人,其中建档立卡对象100户313人。我和先珂经过反复商议,决定按照分类随机抽选的原则确定走访农户,要覆盖因病、因学致贫户、危房改造户、五保户乃至边缘户等,重点查看各项扶贫政策是否落实到位,同时,在走访过程中要求工作队长自己带路,村干部不参与,这样既能听到真实情况,也能通过工作队长对路线、产业、居民熟悉程度和村民对工作队长熟悉程度,全面了解驻村工作队的工作作风。
    二、人员更替,责任精神没有掉队
    驻村工作队队长姓邢,入户走访的路上,他向我们详细介绍了龙池河村的扶贫工作情况。龙池河村原是省级扶贫村,后盾单位为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他们在村里开山修路,发展集体经济,龙池河村已于2016年底退出贫困村行列。2017年,为了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会返贫,脱贫还要小康,县发改局作为后盾单位继续向龙池河村派遣了工作队,在之前打下的基础上,明确了发展茶叶、青钱柳,增加村集体和居民个人收入;加大扶贫扶智的力度,让“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深入人心,目前全村培养了本科生、研究生40多人;招商楚韵茶业公司发展有机茶基地500亩,覆盖农户32户149人。目前只有一户一人未脱贫,准备纳入政策兜底,于今年正式脱贫。听到这里,我心里对村里的扶贫工作情况有了底。
    三、扶贫有政策,脱贫靠自己
    沿着蜿蜒陡峭的山路,我们一行到了八峰山顶,这里海拔1000多米,住着我随机勾选的建档立卡户张先国一家,根据结对帮扶台账,张先国当年因交通不便、因病和因学等原因致贫,通过解决饮水、落实公益林补助、资助学生读书等措施,其应该在2015年已经脱贫。刚到他家时,只见旁边农户都住上了砖瓦房,可他家仍是一间老旧的木屋,我不由得在心里质疑,这也叫脱贫?不过当我走进他家时,才发现木屋虽老,结构仍固,冬暖夏凉,实在舒服,堂屋里有台50多寸的大彩电,海尔双开门冰箱比我屋里的大些。征得户主同意后,我打开了冰箱,水果、蔬菜、新鲜猪肉,应有尽有。大姐骄傲地说,当年孩子读高中、读大学,幸好有扶贫助学政策,虽然穷,但是没有为孩子的学费发过愁,如今孩子大学毕业,在湖北省人民医院当医生,这些电器都是他买的嘞!
    从张先国家出来,对门刚好有2位老人坐在屋场上,工作队长说这也是个建档立卡户,叫林道坤,虽然他没在我勾选的名单上,但我还是临时决定看看。林道坤今年75岁,2017年危房改造经过评议拿到了3.34万元补贴,木屋改成了砖瓦房,我当着两老的面拿出扶贫手册一项项给他们算了收入,两老表示收入算起来没问题,虽然自己年纪大了,但一直还在做农活,去年光种茶的纯收入就有6000多元,不过今年受到疫情影响,茶叶才卖了1000多元,希望村里和工作队能想办法多找销路,把茶叶多卖出去。我将老人讲的诉求记录在本子上,并向工作队队长进行了反馈和交办,邢队长表示,目前村里也正在在提高茶叶品质,拓展茶叶销路上想办法做文章,暂时卖不出去的库存茶叶会收到茶场进行加工处理。
    我和先珂这次还走访了其他数户,中间有个有趣的小插曲,在一间原建档立卡户走访时,他热情地请我和先珂吃了一碗葛粉。我和先珂没有想到,所谓的一碗拿出来居然是一个大海碗,挣扎着吃完,两个人相看无语凝噎,这是我们第一次用海碗吃葛粉,肯定也是最后一次了。离开的时候,我要付钱,大姐硬是不要,说以前这都是些喂猪的东西,现在城里人抢着买,今年打了100斤粉,1斤50元,3天就卖光了。大姐还说,现在帮扶的政策好,不过真的要脱贫奔小康,还是要靠自己勤劳。不知是大姐说的风趣,还是野生葛粉确实有效,我和先珂离开村里时,脸上的痘痘都消了不少。上周周末,我给邢队长打电话,请他在下次葛粉出货的时候告诉我,我也买点带回家。
    从八峰山上下来的时候,我给在办公室值守的虹吕录了一段微信视频,蜿蜒山路的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九曲盘肠,本来是让虹吕看下我们跑到这大山里来还是蛮不容易的。不过虹吕回复的第一句话是“能把路修到这么大的山里来了,真不容易”。确实,各级政府用了多少岁月,花了多大气力把路修到了大山顶上、农户家边上,看起来像修到了天上,是真不容易;驻村工作队放弃城里的生活,在这条路上奔波往返,谋产业发展,找脱贫出路,是真不容易;村干部沿着这路宣传政策、落实任务,带领发动群众脱贫致富,是真不容易。但是,大家所有的不容易,都是为了让这大山中村民的生活更加容易,为了让村民的子孙后代走出大山更加容易。也正是大家一点点的不容易累积起来,才让我们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变得越来越容易。(常德市纪委监委  覃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