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入村督查手记】桑植:小小玉竹结出大大“富果”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6-05 11:04 来源:三湘风纪网

     滕国庆,滕国庆!”5月9日上午,桑植县纪委入村督查工作组来到河口乡新民村滕家组一栋易地搬迁新房前敲门呼唤,但无人应声。
     随后,联系到驻村书记向左军,他才跑到屋前不远处的公路边大声呼叫。“来啦,来啦!”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从几十米外的荒坡上冲了出来。
    荒坡上种的都是玉竹。向左军对督查组介绍:“别小瞧了它,那可是贫困户滕国庆致富的大‘宝贝’!”
    房前屋后,曾经连片撂荒的山地,如今每一寸土地都被滕国庆种满了绿油油的玉竹,景色十分宜人。
    河口乡新民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高坡陡且极度缺水,谁又能想到这荒坡坡、石窝窝里,真能长出“致富果”来?滕国庆偏不信这个邪,还真趟出一条路来。
    2014年之前,滕国庆一家还穷得叮当响。他本人曾在山上砍树不幸将脊椎骨摔断,从此无法干重活,妻子李竹英因为肾积水和囊肿开刀,身体每况日下,一家五口生活捉襟见肘。
    “好日子一定可以逮出来、干起来!”虽然被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可滕国庆从没想过伸头等着“掉馅饼”、伸手盼着“钱上门”,他是一天也闲不下来,“能否找到一种既耐旱好种、效益又好的作物,让旱地也有个好收成?”心急如焚的滕国庆日思夜想,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决定试种玉竹。
    “玉竹的根茎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等功能,《本草纲目》曾称它为上品,它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可以煲汤喝,也可以做中药材,最关键是它适合生长在这少水的荒坡里,且会越长越多,越长越厚。行情好的时候就挖,不好的时候就不挖,抗风险能力很强。”忆当初栽种玉竹的初衷,滕国庆说,他先在家门口试种了4亩,发现产出的玉竹个头大、颜色好、质量优,才决定扩大种植面积。
    然而,通往成功的路,从来都不是坦途。2015年,信心满满的滕国庆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到邵东一家药材公司的电话号码,在电话中谈好8块钱每斤的收购价格。没想到等老板上门来后,却反口说电话里谈好的是8块钱1公斤的价格,为此两人还大吵了一架。
    “当时被骗了!我们农村人讲的都是几块钱一斤,要早知道讲的是公斤,才不会同意那老板上门!”一想到当时的场景,滕国庆和妻子还忍不住来气。
    玉竹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成长周期一般是二到三年,每年的管护成本大概在3000多元每亩,还要施肥、除草、打药等几百元的消耗,谁会愿意承担风险跟你借钱?那扩大规模的本钱又能从哪里来?
    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2016年,进驻村里开展帮扶工作不久的工作队得知这一实情,立马帮忙申请了4万元的小额贷款和相关的产业发展资金。
    “如果没有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及时帮忙,如果不是扶贫政策这么好,我也不可能扩大规模!” 滕国庆感慨到。
    要扩大规模,第一步就是技术问题。为此驻村工作队专门联系县农技站的人员多次前来指导,“以前几块地可以使用农家肥,但面积大就得用化肥才凑效,可化肥的比例一旦掌握不好,玉竹就容易乱根茎。”
    为了做到心中有数,滕国庆不得不从基础功课做起,他打起十二分精神跟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如今讲起来头头是道,“1000斤菜枯要配20斤茶枯再配磷肥,开的花落在叶子上就成了小黑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滕国庆终于尝到了丰收的喜悦和致富的甜头。在驻村工作队联系好可靠销路后,滕国庆“价比三家”,最终以9.5元/斤的价格卖了1000多斤,赚了1万元。2019年,滕国庆单以10元/斤卖玉竹种子,又赚了1万元。
    “今年受疫情影响价格低,只有4-5元/斤,有很多商家收但我不准备卖,价格最高时可卖到16元/斤!”滕国庆信心满怀的领着督查组到现场去看,他边走还不忘边算账,“总面积12亩以上,大约可产玉竹6万斤左右,净利润至少在15万元以上。”
    收入账最有说服力。忙得不亦乐乎的滕国庆坦言:“看来种玉竹这条路是走对了!如今党和政府的政策好呀,只要你勤劳,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走了500多米,终于来到他的“聚宝盆”,他指着漫山遍野的玉竹说,“这以前全是我的荒地,现在都盘活种上了玉竹,还套种了金钱柳、油茶以及1000多株黄柏,真要换成钱的话,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呢!”他乐呵呵地笑声在山间不断响起。
    “一人致富不算富,我还要示范带领周边的村民,把玉竹产业做得更好更大,使它成为我们致富奔小康的‘金饽饽’。”站在这片荒坡上,共同致富的希望就在不远方。(桑植县纪委县监委  周俏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