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村督查手记】古丈:大山里见证扶贫成效

5月12日,阳光明媚,天公作美。这一天是古丈县80名纪检监察干部行走田野阡陌,往返群众之间的特殊日子,或闻或问,或查或看,或感或悟……
我有幸带上眼睛、带上耳朵、带上初心参与了这次为期两天两晚的全方位的入村宿村督查。作为纪检监察新兵,没有领导带队,没有同事陪伴,更没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临行前,还有些忐忑紧张。细细一想,自己去、自己看、自己干,这又何尝不是一个好机会,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凌晨8点,我同参与临近村督查的同志拼车前往,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目的地--高峰镇三坪村。该村是古丈县的最偏远镇的最偏远村,与沅陵县接壤毗邻。大山深处,郁郁葱葱,绿树成荫,整个小村像块宝石镶嵌于“绿海”之中,潺潺流水,四处鸟鸣,村间道路交错延伸,我选择了其中一条,向着有红旗飘扬的方向前行。
看到突然造访的我,驻村第一书记张文政有些茫然,我便自我介绍并说明来意。交谈后得知,该村共有326户117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5户345人,还有5户12人未脱贫。近年来,上级重视,后盾单位给力,村级班子合力,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社会兜底保障、医疗救助等国家政策均得以充分落实,村部建好了,村道硬化了,产业发展了……王连溪组正在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
项目建设现场,施工队紧锣密鼓地施工。据悉,为确保不误农时,投资50万元长约800米的防洪堤建设须在6月初竣工验收。
“本来是天大的好事,却办成了坏事”,“你们看,施工方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沟渠中的渣土填了这么多,造成我家农田出水口位置相对升高,溪水一旦上涨,就会倒灌我家农田,加之田后坎还有一个大冒水井,下雨后,冒出的水量也很大,如果出水口不能及时泄洪,整丘粮田将会被淹,这个问题急需解决”。督查第一站我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
诉求提出后,我便及时与项目发包方取得联系,要求县农业农村局督促施工方及时整改,该局总工程师及现场代表均表示将尽快协调解决这一问题,确保让农户满意。
要发现问题,还得到真正贫困的家庭中去。
随机走访了一户兜底户,户主姓田,一家三口人,夫妻二人均达85岁高龄,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两老煮饭用的柴火都得节约着用,儿子至今单身,在外务工。“如果没有国家这么多好的政策,不知道我们家的日子要怎么才能过下去”,从田老的言语中听出,他在抱怨有生之年没缘见孙的同时,更多地表达了对党和国家的感激之情,感受到的是满满的正能量。查看了一户已脱贫户,户主姓张,74岁,全家五口人,儿子39岁时因病瘫痪在床,儿媳精神失常,老人一辈子托儿带孙,吃尽千幸万苦。2017年危改统建,住进了崭新的砖房,目前,大孙子大学毕业已上班,小孙子在读大一。聊天中,老人动情地说:“扶贫帮了我家渡过难关,让我看到了幸福生活的希望,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帮扶我的干部”。
当日,针对脱贫质量“回头看”交办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我还特意走访了4户。
晚上11时许,窗外蛙声一片,整理完一天零散的资料和思绪,我关灯休息。(古丈县纪委监委 向云贵)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