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武冈: “带着板凳进村”化解21年前信访积案

“感谢市纪委领导把我当亲人,多次过问我家案子,帮助我追回了20多年前的赔偿款。”5月20日,得知武冈市纪委毛常委在龙溪镇歧塘村“带着板凳进村”接访,村民老胡又来到村活动中心,拉着毛常委的手,眼含热泪,一个劲的再次道谢。
时间回到1997年那个月黑风高的夏夜,天已大旱多时,田里的庄稼几乎都要枯死了。老胡的母亲、妻子和同村的另一个村民守在马路边抽水灌溉庄稼,一辆呼啸而过的货车将三人撞得当场身亡……1998年,武冈市人民法院判处肇事方6万余元的民事赔偿,除了事故方老板变卖肇事车辆赔偿了1万元外,20多年以来,老胡从没有得到肇事司机银某的任何赔偿,相反银某还两次上诉想逃避责任,都被法院判决维持原判。
“没办法,法院都判了,肇事司机不赔偿,我只有去上访。”为了追回赔偿款,更为了讨个公道,老胡踏上了漫漫的上访路……
2019年9月5日,得知武冈市纪委监委在龙溪镇歧塘村开展“带着板凳进村”接访活动,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带着一沓厚厚的案卷闻讯赶来,找到了毛常委。
“这么多年了,法院执行怎么就这么难?”一天失去两位亲人的锥心之痛,二十一年前法院判决执行未果的无可奈何,三次应诉与上访维权的无限委屈,让老胡这个老实巴交的中年男人讲述起来十分激动,语无伦次。
“你莫急,先稳定下情绪,慢慢讲” 老胡接过毛常委递过来的一杯热茶,一五一十地讲述了事情的整个经过,话到伤心处,草木皆动情。
“群众的事就是大事,尽管这是业务外的信访,我们也要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处理好。”接访后,毛常委迅速找来肇事方、受害方所在村的村干部、知情人等了解情况,到武冈市人民法院执行庭了解执行进展情况,要求执行庭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做好统筹协调,既要对被执行人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又要稳定好申请人的情绪,要下最大决心,以最大力度,用最实举措,耐心细致做好双方工作,确保多年积案尽快执结。
在推进案件办理的同时,看到老胡家里十分困难,毛常委积极协调市民政局、龙溪镇政府做好他家的生活保障工作。2019年底,老胡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每月有18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
为了让老胡吃颗定心丸,打消再次进京上访的念头,毛常委及时将处访进展向他进行沟通反馈。 “市纪委领导多次过问我家案子了,还向我反馈办理情况,我就安心在家等待结果。”老胡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逢人问起都这样说。
2019年12月11日,老胡终于接到武冈市人民法院的《执行结案通知书》,与该案另一申请人分别领到了31679.35元、14000元的执行金额。当老胡跟另一申请人用颤抖的手签下《执行结案承诺书》时,一起历时21年的积案终于尘埃落定。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把问题当责任,把群众当亲人。”这就是武冈市纪检监察人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法宝。2019年6月以来,武冈市纪委监委深入开展“带着板凳进村”活动,更近距离倾听群众心声,一件件信访积案得到了有效破解,一页页接访记录把问题清单变为实效清单,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为民就在身边。(武冈市纪委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