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绥宁:老袁家的两张床

“刘组长!太感谢您了,今天一大早村里袁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龙队长就给我送来了两张新木床、两床新棉被,还帮助我打扫卫生……”。5月18日上午我刚到办公室,就接到了唐家坊镇罗连村17组贫困户老袁打来的电话。
电话那头,老袁非常激动,“这下好了,下次放月假我儿子、女儿回家可以睡上崭新的床铺了”。
“老袁,你要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同志。另外你自己要加油,勤劳致富才是根本”。
“刘组长您放心,以后我会多种地,空闲时间就到附近打打零工”。
老袁是我5月13日入村扶贫督查的重点走访对象。他今年50岁,全家5口人,其中3人患病,妻子有精神问题,大儿子哑巴,女儿有癫痫病,目前女儿和小儿子在黄土矿镇读小学,平时寄住在姑姑家,放月假才回来。2018年异地扶贫搬迁,老袁家从偏僻拥挤的原崇阳村5组搬迁到视野开阔、交通便利的马路旁,建了一栋120多平方米的红砖房。
屋子里没有什么家具,但却堆了很多杂物,一片凌乱。两间住房中,一间用两条长凳架着一块门板当床,另一间摆着一张三条腿的烂床,上面乱七八糟堆放着破旧的衣物和烂棉被,灰尘很厚,空气中弥漫着臭涩味。
“老袁,你这门板床和三条腿的床一家子人怎么睡?房子卫生这么差,你怎么不搞搞?”“这个……我……”,老袁红脸低头搓手,没有说话。
走出老袁家,我脚步有些沉重。
回到村部,我立即把村支书和驻村工作队长喊过来反馈老袁家的情况。他们告诉我,2014年建档立卡以来,老袁家享受了扶贫兜底、产业分红、易地搬迁以及教育扶贫、医保减免等政策,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但由于种种原因,他那两张已经使用多年的门板床和三条腿的床,却迟迟没有更换,给其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考虑到老袁家的实际情况,我要求立刻想办法帮助老袁家购买两张木床。我们进行了分工,由我负责协调,袁书记、龙队长负责筹钱和联系家具店。
5月14日上午,我向唐家坊镇纪委书记和包村镇领导反馈了此事。
5月15日下午,村里袁书记打来电话,说唐家坊街上没有家具店,他已经和武阳街上的一家具店联系好了,预订了两张大木床,并约好5月17日下午去取。我问买床的钱怎么筹,他说镇民政办出一些,其余部分由村里出。
5月17日晚上,龙队长打来电话,说镇民政办为老袁准备的盖被、床垫已经送到了村部,新买的两张床也到了村部,他和村干部明天清早就去老袁家搞卫生、送木床……
“老袁,家里的卫生要经常搞,要保持好。房子建好了,还要把家庭建设好,把小孩培养好!”
“好的,好的,请刘组长下次来我家里做客……”
窗外,阳光和煦,鸣唱花香,一切都是熟悉的味道。(绥宁县纪委监委 刘磊)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