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辰溪县:二只肥鸭送“亲戚”

“谢书记,你家亲戚又来看你了”。5月19日上午,我正在办公室里整理资料,隔着老远就听到办公室主任小朱的声音。
随着一阵匆忙的脚步声,我联系的帮扶贫困户“老戴”走了进来。老戴,全名戴贤必,是船溪乡小溪河村三组人,今年52岁,今天来,手上还提着一个塑料袋,袋上挖了两个洞,两只鸭头伸在外面,“嘎嘎嘎”的叫着。
几天前,我就接到了戴贤必的电话,说要给我带两只家养的鸭子,我一直推辞,但想不到今天还是带上门来了。
我带着半怜惜半责备的语气说:“老戴,今天来有什么事啊?你难得跑,不是跟你说了嘛,有事打电话啊,我来找你方便点。”
“我今天去县城赶集,路过乡政府,正好给你带两只鸭子,鸭子没喂半点饲料,好吃得很”戴贤必回答道。
戴贤必是个苦命人,年少失怙、中年失妻,全被他赶上了,年仅13岁时父亲就过世了,33岁时好不容易成了亲,女儿出生不到1岁,妻子嫌弃他家里穷,离婚走了。从此和老母亲以及呀呀学语的女儿一家3口住在70平米左右的破旧木房子里,过着风雨飘摇的日子。
2014年,戴贤必一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我成为戴贤必一家的扶贫帮扶责任人以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改善他家的居住条件,帮他申请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2017年11月,戴贤必一家搬进了新居。
戴贤必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女儿培养成才,他女儿读书也争气,每次考试都是班上前几名,今年已经读高二了。
由于女儿读书开支大,尽管享受了贫困生助学补贴,但还是入不敷出。每次走访,我都要鼓励他无论如何困难都要让女儿读书,有什么困难要及时和我说,我也多方联系帮他在县城建筑工地上找到了做小工的工作,每月平均也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
2018年初的一天,我到戴贤必家里走访。“谢书记,你来得正好,我易地搬迁款少了1.5万元。”“我易地搬迁总共9万元,我只得7.5万元,我要告状。”那天戴贤必人都急慌了。
“先别急,坐下来喝口水,这事我一定负责到底。”“易地搬迁补助款是打卡发放,资金来去查得清。”
稳定他情绪后,我立刻到乡扶贫办调取资料,确定戴贤必易地搬迁补助款为9万元。随后,通过询问乡扶贫办工作人员,了解到2017年易地搬迁款是分两次打卡。
为了一次性把问题解决,我邀戴贤必一同到镇上农村信用社去,通过他的身份证和银行账号,查他的银行流水账。在他银行流水账上很快就找到了7.5万元和1.5万元的上卡记录。
随后我和戴贤必一同查看支出费用,戴贤必才恍然想起,原来是自己分了三次将1.5万元给取出来花掉了。
面对有点不好意思的戴贤必,我一边安慰他一边批评他,“人都会犯错,这点事不必放在心上”“有问题来找乡纪委,这点是值得肯定的,面对自身利益受到损害要学会走正常程序来维护权益没错”,“但是,有一点要批评你,不要随意冤枉别人,别人如果毫无根据的怀疑你,你会怎么想?”一番话说得戴贤必低下了头。
尝尽了人间冷暖的戴贤必特别知道感恩,为他做了点事,就经常念叨我的“好”,也非常信任我。几年下来,已然把我当成了亲人,大事小事总喜欢和我商量,也很愿意和我说心里话,做事的干劲也越来越足,今年还种了4亩水稻。“买粮食吃划不来,打零工之余还是自己种点粮,国家帮的已经很多了,脱贫致富还是得靠自己”,戴贤必发自内心的和我说。
戴贤必告辞后,我不顾他的一直阻拦,硬往他口袋里塞了200元钱作为买鸭子的钱。(辰溪县船溪乡纪委书记 谢申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