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道县:驻村工作队奏响脱贫三部曲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6-10 10:47 来源:三湘风纪网

     “感谢你们,这是你们亲自来帮忙修建的水泥路,你们辛苦了。”5月21日,道县万家庄街道塘下村朱金茂站在门前的水泥路上,拉着纪委干部们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是啊,我家住在塘下村1组,原来没有修路的时候要走好久,现在有了水泥硬化路,开车几分钟就到家门口了。”村民朱素林也高兴地对纪委干部们说道。
    不少村民都和朱素林有同样的感受,去年,塘下村整村脱贫后,村组间还剩几条组组通道没有完成,如今这几条道路路基已基本完工,村民出行变得更方便,去哪里都不用走回头路。这得益于在驻村工作队用心帮扶取得的可喜成绩。
  脱贫攻坚第一步:扶贫扶志,加强党的建设
    记得纪委干部刚进村驻队,当时该村支书被停职、无党支部书记,只有村主任、副支书、村大会、妇女专干四名村干部,村主任主持工作。塘下村工作队积极向万家庄街道办建议尽快配齐村支两委班子。街道办根据该村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很快配齐了村支两委班子,村支两委班子齐整后,安排值班,方便群众办事,促进各项工作进入正轨。
 脱贫攻坚第二步:用情用力,做实扶贫项目
    万家庄街道塘下村是省定贫困村,由原来的塘下村和新茶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649户,2264人,11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101户贫困户,贫困人口444人。
    去年7月,塘下村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帮助村民引进毛豆种植项目,促进该村新兴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东莞市吉庆嫂食品有限公司签下毛豆种植、收购意向协议。今年,合作社300 亩,可产毛豆240吨,预计可为种植户增收62万元。明年开始,扩大种植面积,推进“合作社+公司+贫困户”扶贫新模式。
    除此之外,全面落实“组组通”建设,方便村民出行;多方联系,安排贫困户外出外公增收;通过学习,带领村民开垦荒山种油茶等,塘下村工作队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为乡村振兴做实事,用情用力不含糊。
   脱贫攻坚第三步:精准精细,保障弱势群体
    “我们一定好好学习,用优良的成绩回报您们,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用我们的爱心回报社会”。近日,道县纪委监委扶贫工作人员走访朱喜仕兄妹时,朱喜仕激动地表示。
2016年,无情的病魔夺去了塘下村朱喜仕父亲的生命,母亲因精神失常无法生活自理,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就落在了这个10岁男孩的身上,他带着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寄住在婶婶家,成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驻村工作队走访了解到兄妹四人生活艰难,更无力上学。他们立即行动,很短的时间内联系到8位爱心人士,组织起一支社会爱心团队,与四兄妹面对面对结对,并签订了爱心帮扶合同,一起资助他们到大学毕业。
    这是驻村扶贫工作队用心用情帮扶弱势群体的一个缩影。据悉,塘下村工作队进村后,对全村的贫困户进行了重新甄别,按“四类” 人员要求做到应退尽退;对生活实在有困难的,重新纳入贫困户序例;对有困难的老人进行安置安排,确保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安享晚年。
    如今,塘下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喜上眉梢。贫困群众都有了新的思路,纷纷向纪委帮扶干部表示将进一步巩固好脱贫成果,让生活更美、日子更甜。(道县纪委监委 阳诗祺 张红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