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武陵区:“家门口”的扶贫招聘会

“以前出去找事做,都是自己出门在大街小巷上找,要不就是熟人托熟人,这次疫情在家呆了二个多月,都在想这上哪打工去?老头子的医药费和儿子的学费怎么办呢?”常德河洑镇南湖社区的贫困户谢大姐向前来扶贫走访的河伏镇纪委副书记蔡龙抱怨道。
“疫情防控期间都待在家里,不能出去务工,现在打零工的地方也没有了,一家人都没有收入,希望镇纪委帮帮忙,想想办法!”原来,今年51岁的谢大姐自己是一名肢体二级残疾人,谢大姐的丈夫陈大哥患有帕金森症,疫情过后,谢大姐以前常做的清洁、打扫等打零工的地方都加强了人员健康管理,暂时不需要务工人员,谢大姐一家失去了经济收入来源。
谢大姐现场的诉求,蔡龙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脱贫攻坚这场大考今年又因为疫情这场“加试题”变的更加艰巨, 蔡龙心里清楚,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贫困户不能因疫情致贫返贫,“小康路上不能掉一人”。怎样才能解决好谢大姐的难题呢?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让贫困户不用自己出门就能找到适合的岗位呢?带着问题蔡龙立即联系镇扶贫办。
“针对贫困户可以举办一次特殊的招聘会”。蔡龙立即和镇扶贫办立即展开联系,陪同寻找适合贫困户就业的企业,“灌溪镇工业园那里有需要手工工种的企业,我们可以试试看”。说干就干,蔡龙和镇扶贫办的同事们上门进入企业一家一家的考察、沟通,最终邀请3家企业提供130个就业岗位来镇里进行现场招聘。
“立欣电子公司招聘的女工没啥年龄条件,一个月至少有2800的工资,多劳多得,我觉得特别合适我”。招聘会一开始,谢大姐就看上了生产普工岗位,向招工代表询问工资、休息待遇问题,越聊越满意,脸上的笑容堆成了花,谢大姐很快就和公司签订了就业意向。就业扶贫招聘会上共有86名贫困户解决了就业难题。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就业扶贫招聘会把工作岗位送上了门,让我在家门口就找到了工作!”谢大姐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家门口的扶贫招聘会,激发了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憧憬,脱贫攻坚一个都不能少!”蔡龙表示,“我们穿线搭桥,让就业供需信息更加对等,让贫困户在家门口也能找到工作,这份辛苦‘值’”。(武陵区纪委监委 潘媛)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