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凤凰:情理与纪法的较量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6-11 10:17 来源:三湘风纪网

    从事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十多年来,这件事真的让我为难了。
    2017年5月21日,我接到群众举报反映新场镇原古冲村支书龙某海套取产业扶持资金问题。
    “这怎么可能?一身正气的龙某海,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干了20多年,怎么会犯这种错误?”
    作为曾经的同事,老熟人、老朋友,我决定带着打抱不平的心态着手调查,好还龙某海一个清白。但同时又犯嘀咕:“万一他真的犯错误了,我该怎么办啊?”。
    不管有没有问题,我决定先调查清楚。
    第二天,我带上镇纪委副书记、纪检干事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展开核查。我们花了两个多星期时间,走遍了古林村各个自然寨,走访了数十名群众,到镇政府和相关单位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开始找他谈话。看他那热情的脸庞夹杂着躲闪的眼神,无需多问,违规情况十有八九是事实了。
    一开始他还硬撑着,思维逻辑不清、漏洞百出,正应验了那句俗语:“一句谎言需要十句谎言来圆”。为了给老支书留点颜面,也为我们以后见面留点余地,我果断中止了谈话。
临走时,我对他说:“书记,把事情再好好回忆一翻,我们明天再谈。”
    回到镇政府,晚上我久久不能入睡。“面子算是给了,以后如何处理呢?不处置吧,对不起党和人民。按规定处理吧,恐怕会失去一个朋友……”。
    第二天,我们见面时,龙某海满脸愧色。他把事情如竹筒倒豆子般讲出来。说完话,六十多岁的龙某海像个犯了错误的孩子一样,耷拉着头。
    我激动的拉着他的手说:“调查违规违纪问题,是我们纪检监察干部的职责所在,请你理解支持。书记,鉴于你的认错态度好,我们会向镇党委如实报告,争取宽大处理。”一席交谈过后,龙某海也逐渐好些。
    经查,2015年全县统一开展建档立卡户清理工作,新场镇原古冲村共清退不符合建档立卡户政策要求的“四类人员”28户,其中12户被清退的建档立卡户意见很大,经常向村支“两委”干部讲困难提诉求,要求村干部给他们解决生活生产困难。2015年9月,为解决这12户被清退的建档立卡户实际困难,龙某海以本村15户建档立卡户名义,向县里申报猕猴桃产业扶持资金10万元。资金到账后,他擅自将其中的4.36万元发放给那12户意见较大被清退的建档立卡户,余下的5.64万元用于15户建档立卡户猕猴桃产业资金帮扶。
    好心办错事,龙某海违反国家财政扶持项目资金专款专用规定,构成了违纪行为。经镇党委班子集中研究,龙某海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当我把处分决定书送到龙某海手中时,我的心里也是五瓶味。“人熟难下手”,纪检监察干部最难不过如此了。但是作为纪委书记,平时对干部教育管理不够,我也有责任。
     “宁听骂声,不听哭声!”我咀嚼着县纪委主要领导常说的这样一句话,感到身上的责任更重了。(凤凰县纪委监委 田茂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