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村督查手记】桃源:桃安里的安居人

“这次督查要严守工作纪律、杜绝走过场,直接进村入户,真真切切了解当前贫困村贫困群众脱贫情况。”5月13日原本是我前往热市镇菖蒲村开展“空城帮扶”的日子,我却领到了“新任务”——前往南路片区最偏远的西安镇桃安村进行“点对点”扶贫入村督查,时间是两天一晚,一人一村。
入户走访查民情
“大姐,您好,请问您家里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吗?”看到路边一栋木房子,我把车停下来,主动找户主了解情况。
“是啊,我们家2018年已经脱贫了。请问您是?”
“我是县纪委监委的干部,想向您了解一下咱村里的脱贫情况。”
走访得知,这户贫困户户主叫王固岩,在邻镇一家企业干活,妻子除了在家务农,有时候还在村里的食用菌合作社打零工。算上家里的粮补、生态公益林补贴和其他政策补贴,夫妻2人一年有几万元收入。
“惠民政策补助都领到了吗?有没有出现克扣的情况。”
“没有,现在政策好了,生活也有盼头。”听说我是县里来督查的干部,大姐还主动邀请我来到她工作的食用菌合作社基地去看一看。
产业扶贫拔“穷根”
西安镇是常德市桃源县、怀化市沅陵县、益阳市安化县三市交界的地方。在偏远的大山深处,真没想到还有这样一个大型的食用菌培养基地。合作社基地用大棚覆盖,10余名在这里就业的贫困群众正在整齐的摆放已经培育好的菌棒。
“今年的订单接不赢,我们的食用菌主要销往常德市的甘露寺大市场。”跟合作社负责人表明来意后,他向我讲述村里的食用菌种植培育产业。通过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去年整个西安镇的所有贫困户都享受到了几十到上百元不等的产业分红。
正在询问了解之际,村里的支书黄小华也来查看食用菌的培育情况。听说我是来暗访督查的,黄支书显得很有底气,主动向我说起了桃安村的产业扶贫情况。
原来,食用菌只是村里产业扶贫项目的一种,依托桃安村高山环境,这里的贫困群众还种植了高山云雾茶叶,由村里的茶叶合作社向贫困群众免费提供茶苗,回收鲜叶。
“今年收购鲜叶的价格是40-45元一斤,制成成品后,售价可达几百甚至上千元一斤。”黄支书介绍说。
如果说茶叶和食用菌是带领桃安村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一只“翅膀”,那么罗汉果和玉竹就是带领桃安村困难群众实现“腾飞”的另一只“翅膀”。
黄支书告诉我,罗汉果和玉竹都可以入药,作为产业扶贫奖励,村里为全村困难群众免费提供罗汉果苗和玉竹苗以及肥料,贫困群众只需要自己搭建木棚种植就能获得收益。如今,全村64户251人已基本实现全部脱贫。村里新建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30户困难群众不仅搬得进,还住得稳、能致富。
随机抽查真脱贫
扶贫工作成效好不好,政策是否落实到位,村干部说了不算,群众满意才能让人信服。
下午,我随机入户抽查,先后来到了桃安村廖大林、谢长来、廖光中、谢爱民、吴如国、谢忠新等困难群众家中,了解他们在住房保障、安全饮水、享受扶贫政策等方面情况,大家的满意回答让我心里有了底。
到了晚上,看到集中安置的群众都在新建的村部广场乘凉,我主动加入,和大家一起算收成、谈打算、聊未来,收集大家的好意见、好建议。你一言、我一语,困难群众吐露心声。虽然脱了贫,但是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却没有变,我把这些期盼当成意见建议一一写进了入户督查手册。
那一晚,伴着大山里的虫鸣蛙叫,我安然入睡,梦到了桃安村这个偏远小山村困难群众的新愿望都一一实现了。(桃源县纪委监委 沈毅)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