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入村督查手记】临澧:绿色的希望

编辑:祝萌琎 发表时间:2020-06-11 17:06 来源:三湘风纪网

    5月13日,第一次去四新岗镇众胜村。一路上,公路两边的行道树、田野、山林一片青翠。间或看到几个正在田间忙碌的身影,或迎风而来一阵油菜秸杆收割绞碎后的青涩气息,或听到鸟儿欢快的叫声,令人心旷神怡,也让我隐隐约约为此行的督查任务有点期待。
    随着导航“你已到达目的地附近”的提示音,众胜村综合服务中心出现在眼前。一走进整洁明亮的服务大厅,一名干部便停下手头的工作和我打呼。原本想悄悄观察一下他们正在电脑上干些什么,是否存在观看视频、或打游戏等情况,此时只好放弃“小心事”道明来意。县住建局驻村工作队队员傅杰立即起身,介绍起村里的情况。全村32个村民小组,650户241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1户366人,还有3户11人未脱贫。
    一会儿,村支部书记邵克喜也回到了村部。一见面,邵书记便高门大嗓说起了近几年村里的发展,说赶上了好政策,抓住了好机遇,在县工作队的真心帮扶下,村级道路硬化36.2公里,堰塘整修16口,油茶低改2000亩,脐橙产业发展从无发展到3000亩。听着邵书记的介绍,我提出了脐橙产业发展的技术和市场销路疑问。邵书记兴奋的说,这个问题不用担心,省里的专家介绍,脐橙的主产区在江西、广西一带,但近几年因病虫害,江西、广西的脐橙大面积毁灭,湖南因冬夏冷热交替,季节性气候明显,那种病虫害不易发生,种植区逐渐北移湖南境内,周边有些地方就是江西的老板租地种植的脐橙。而且众胜村的品种是省里农科院的专家推荐,每个月专家们也来实地指导一次,什么时候除草、打药、施肥、打枝均有专家手把手的教。邵书记边说边要我实地去看一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此话正合我意。
    离村部约1.5公里,便是众胜村脐橙种植示范基地。站在山岗上,满眼都是脐橙树苗,一株株绿绿葱葱,有的两尺来高,有的三尺有余,有的挂了果。在田间,正有几位群众将油菜秸杆覆盖在脐橙树苗的根部周围。我问起缘由。几位群众争相说道,现在秸秆禁烧了,覆盖在脐橙地里既可以保湿,也可以腐烂后增加土壤养分。我又问起群众这是自己还是帮别人覆盖培管。群众告诉我,既给自己也帮别人,但这个事是村里合作社组织安排的,协会给了每人每天100元的劳务费。我又问几名群众对脐橙产业是否有信心。几位群众相继说道,现在全村老百姓都对这个产业望着的,村里花了这么精力,投入这么大,应该是有希望的。邵书记给我算起了经济账,村里成立了众泰柑桔合社社,采取了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农户提供土地,合作社提供前期培管和后期销售。今年还要扩大种植面积2000亩,让全村达到5000亩以上,最大限度覆盖全村每个组每户群众。前三年,由村合作社统一进行培管,不用群众花一分钱,反而给参加培管的群众一定的劳务费。进入丰产期后,就交给群众自己进行培管,但在销售时合作社每斤提取1毛钱。丰产期每亩可以产里约5000—6000斤,按当前每斤2元的保守价格每亩产值可达1万元以上。仅此一项,全村群众人均可增加收入约2万元,村集体每年也有近200万收入。邵书记又带着我参观了合作社办公地点,面积近300平方的仓库里整齐堆放着大量的肥料和除草机等农具。
    在接下来的贫困户、老党员、老村干部走访过程中,均把家里有几亩脐橙作为必问话题。群众的回答一一印证着村党支部和工作队一班人近几年来为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所做的努力和汗水,都说还等两年村里年轻人就不用外出打工了,在家里种上脐橙也能过上好日子。
    是的,众胜村的脐橙产业让群众看到希望。我也深深体会到,只有帮助群众发展产业经济,才能让群众持久的脱贫致富,村集体经济也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天的督查时间一晃而过。要走了,邵书记也说起了他的心事,村里已经脱贫了,工作队不知什么时候撤走,也不知以后产业扶持政策还会不会往众胜村倾斜,毕竟目前脐橙产业还没有看到明显效益,前期培管成本每年投入要近百万元。我告诉他,县纪委将会加强脱贫政策“四不摘”的监督,脱贫不会脱政策。心里想着回去以后,一定和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联系衔接,对邵书记的心事跟踪关注。(临澧县纪委监委  周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