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严把“三关”监督推动驻村队员一线履职

“驻村干部要严格遵守驻点工作纪律,管项目工程不能沾半点油水;要坚持公私分明,带头遵守财务制度,不得私分滥发,不得以任何名义用村级资金报销个人费用;不得收受村里、群众的任何回报和馈赠……”。5月22日,2019年岳阳市驻村帮扶表彰总结大会暨2020年驻村帮扶培训班上座无虚席,市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治办负责人以“做一个‘有担当、敢碰硬、重实干’的合格扶贫干部”为题,对参会的251名驻村帮扶队员上了一堂廉政党课。驻村帮扶队员纷纷表示:“回村后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扑下身子到村里同群众一起干,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驻村扶贫工作,做到群众不脱贫,干部不离村”。近年来,岳阳市纪委监委严把帮扶力量、督查问责、关爱提拔“三关”,全面监督推动驻村队员切实转变作风,扑下身子抓驻村帮扶工作,为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是严把队伍选派关,选优配强驻村帮扶力量。该市按照“力量下沉、尽锐出战”的要求,坚持把最能打仗、作风最硬、基层最需要的干部派往脱贫攻坚一线。在全市机构改革工作完成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驻村帮扶工作的通知》,由市纪委监委派驻市直部门纪检监察组按照“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的标准严格把关,选优配强76支驻村帮扶工作队、251名派驻村帮扶队员,实现31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754个贫困人口100人以上非贫困村“一村一队”全覆盖。
二是严把督查问责关,持续改进驻村帮扶作风。认真落实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督查问责,做到了督查常态化、边督查边指导边整改,有效地推动驻村帮扶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2019年以来,市派驻村、市专治办、市扶贫办联合开展督查5次,对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不力、作风纪律要求不严、后盾单位重视支持力度不大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约谈,共约谈市县两级驻村工作队员89人、后盾单位45家,召回撤换工作队员14人。市脱贫攻坚大会战指挥部主要领导根据市派驻村办、市专治办督查暗访掌握的情况,对工作推进缓慢、帮扶资金未到位、结对帮扶不扎实的15家市直单位、中央省属单位和部分工作队员进行了集体约谈。今年5月,市纪委监委共派出316名纪检监察干部,采取“一人一村、四不两直、三天两晚、吃住在村”的方式,对驻村帮扶干部履责、遵守作风建设规定等情况进行暗访。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干部在督查湘阴县湘滨镇湘滨村时,驻村队员深有感触地说:“市纪委监委入村督查组给我们传递了压力和责任,驻村帮扶工作会干得更好”。
三是严把关爱提拔关,全力激发驻村帮扶活力。市纪委监委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督促市派驻村办和派出单位落实《关于明确市派驻村帮扶工作队员补助标准的通知》中明确的各项待遇补贴,按要求发放通信补贴,按规定为驻村的在职干部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驻村期间,因工受伤而产生的医疗护理费用,由派出单位按规定报销。同时,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在机构改革中优先安排和在干部选拔使用中优先提拔使用优秀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的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把党风廉政建设回复关,向多家派驻单位党委(党组)提出提拔重用优秀驻村干部的推荐意见,其中2名市派驻村帮扶工作队长担任副处级非领导职务。各县市区纪检监察机关对拟提拔的34名驻村工作队员、拟重用的16名驻村工作队员提出党风廉政建设意见,极大地鼓舞了驻村帮扶一线干部的士气。(岳阳市纪委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