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村督查手记】津市:下乡督“战”随笔

“现在,生活上还有哪些困难?对村里的扶贫工作有哪些意见?”近日,津市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来到联点的药山镇和平村,开展脱贫攻坚督查。第一站就来到了该村村民周明灯家中,佘书记正亲切地询问其一家退出贫困户后的生活状况及对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的工作评价,鼓励继续努力,创造更幸福美好的生活。
为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决战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入村督查工作精神,持续巩固津市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治理成果,今年5月初开始,津市市纪委监委由主要领导带头,委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组成督查组,带着扶贫领域信访问题,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到全市各贫困村、贫困户家中通过实地走访、座谈问询和资料查阅,着力督促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了解掌握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跟踪督促涉贫重点信访件办理和“一保两防”“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三个落实”等工作情况,查漏补缺、督促立行立改。
“家里的厕所‘改’了没有?平时跟您联系的帮扶责任人是哪个,一个月来几次?”随后,佘斌一行来到贫困户老雷家里,边问边走进厕所,打开水龙头查看通水情况,详细了解自来水水源、资费标准和优惠政策等情况。老雷拉着书记,一个劲儿地给党和政府点赞,悉数自己因车祸致使颈椎受伤后,村里将其纳入贫困户,自己享受到了住房、就业、健康、产业等各项扶贫政策,现在老伴儿和儿子在外务工,自己一个人在家生活能够自理,生活越来越好。“您老就只等着你儿子娶个媳妇儿,到时您等着抱孙子就行了”,佘书记打趣地说。老雷和我们在场的随行人员也笑开了花。
“有健康才能奔小康,因病致贫返贫是扶贫工作重点难点,也是决战脱贫攻坚战必须啃下的‘硬骨头’”。从当前情况看,健康扶贫工作还存在提升空间,因病致贫在贫困户中占比较高,贫困户医疗支出特别是门诊这块儿的报销政策,贫困户呼声较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最大限度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在贫困户袁某某家中,得知该户现在最大困难就是患有癫痫的儿子看病“小医院不接收、大医院不住院”、门诊不能报销、每年医药费用支出仍然较大的实际情况后,对驻村工作队进行了交办。
随后,督查组一行来到该村的红桃种植基地和柑橘种植基地。两处种植基地均为该村引进的产业扶贫项目,目前,种植基地内50多亩红桃和500多亩柑桔基地内,植株长势喜人,种植基地负责人欣喜地说道,“今年,在村里的帮助下,加大了种植面积,增加了种植品种,年初也没遇到长时间冰冻天气,估计今年的收成会更好!”“那我们贫困户的分红收入也会更多啊” “那是那是”“哈哈……”笑声在山林间回荡。
在继续走访陈本华等群众后,督查组一行最后来到村部召开脱贫攻坚工作调度会。会上,督查组对走访发现问题进行了反馈,镇、村、驻村工作队负责人都一一认领了问题、并作了表态发言。佘斌书记对下阶段脱贫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深化认识、把脱贫攻坚摆在当前最重要位置,要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深化问题整改落实,要加强领导、切实压实工作责任。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此次跟着书记下乡近距离督“战”,切实感受到这是一场等不起、输不起、慢不得的硬仗。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好的做法。该村推出产业扶贫举措,引进该村外出“能人”回来,投资红桃和柑桔合作社,打造“药山红桃”等品牌,将作物种植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平日请贫困户到合作社打理作物,年底向贫困户分红,有效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同时,在走访中也发现,部分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农产品销路不畅、医保报销政策无法全覆盖、帮扶思路不够精准等问题,还需要我们持续用力,以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不断取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津市市纪委监委 陈华泽)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